都字开头的古诗句(求以都字开头的诗词)
1.求以都字开头的诗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和刘郎中望终南山秋雪 白居易 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阳春先唱后,阴岭未消时。
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清光莫独占,亦对白云司。
2.古代以“一”字开头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一”是一元之始,万物之源。无论你是创造精神财富之人,还是创造物质财富之人;无论你的诗词文章是第一篇成功处女作,还是创业史上掘到的第一桶金,都离不开此“一”字。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古今诗词,以“一”字开头的名句有哪些?
宋诗人杨万里诗:“午闲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我周日午闲睡起,倒有一点点情思,下面便来说说一下我心目中喜爱的以“一”字开头的古今诗词名句,并标以出处,间或加以赏析。
第一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处:宋代词人贺铸所作《青玉案》。贺铸因此名句被世人誉名:贺梅子。
第二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处:春秋时代《诗经.王风.采葛》。我们现代俗语所说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便是出自《诗经》这句诗句!
第三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处:宋代王安石《茅檐》,这是王安石描写山水的名句。好个王半山!笔者评此名句为“雄秀”,雄者,豪也!秀者,丽也!
第四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处:唐代李白《蜀道难》,此两句诗是描写蜀道剑阁之天险。
第五句:“一丘一壑也风流”。出处: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这两句诗词句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句:“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出处:五代李煜《蝶恋花》。我曾评这二句曰:“此二句岂非名花无主乎?”
第七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出处: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们现代人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是在表明自己志趣高洁!
第八句:“一人独钓一江秋”;出处: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笔者曾评这句诗曰:“诗人者,性情中人也。一人独钓一江秋一句,最见诗人诗心!"
(本文作者:林少伟,百家号:潮州梦江南。图片源自于网络,致谢!)
3.有“均”字开头的诗句吗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皮日休 还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人生中青春是最最美好的,精彩的阶段.经历了青春的酸,甜,苦,辣,你才会成长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青春,短暂,会从你手边轻轻流走,把握好青春意味着充实的人生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你! 青春就象这束鲜花!开放的时候绚丽无比!可它枯萎的时候就惨不忍睹! 我们的青春也是如此,在青春的季节,我们是充满激情,可青春一旦逝去,我们将失去活力,激情,奔放!我们要珍惜青春,不要让它白白流走! 青春之诗 青春是一首 永不言败的歌 青春是一条 永不停息的河流 青春是一本 读不厌的书 青春是一杯 品不尽的茶 青春是一座 屹立在民族之林的高峰 刻印千千万万青年的足迹 青春是一座 知识的宝塔 洒下千千万万青年的汗水 青春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 备受风吹雨淋的考验 青春是一朵 含苞欲放的花蕾 欲向世界展现独自的风姿 我用一颗热情奔放的 青春之心 送给自己一份青春礼物 那就是青春之诗 青春四曲 (1)三月飞雪 三月里飞来一场雪 我的母亲绝尘而去 天空中消失的岂止是冬日阳光 还有鸽子飞翔的身影 琴弦断了 我伏在云涛深处的山巅哭泣 三月本是花开的季节 而我收获的确是全世界花的枯萎 飘雪的路上 枯叶起舞 我坐在地上 夜夜仰望天堂的门口 和那条无法泅渡的河 星星早已隐去 沟渠上没有月亮的轻抚 我在自己的眼泪上调试 拨弄着一曲雪夜里的相思 (2)暗恋 眼睁睁地看着你 把嫩绿撒在我寂寞的秋天里 长成疯狂的春草 (3)我的青春 冬季昏暗的天空 没有美丽的鸟儿飞过 一汪孤寂的死水 没有鱼儿欢快的游弋 我飞上天空 俯瞰投影在流水上的花 发现它已在岁月的风中苍黄 童年是一面完整的镜子 青春却是一片斑驳的树叶 是谁铺着满山满谷的忧思 是谁枕着白云悠悠的梦 春天的布谷鸟夜夜歌唱的 可是曾经流逝的激情? (4)明媚三月 明媚三月 花影重重 风摇绿叶 我打开窗子 阳光跑了进来 把阴影赶了出去 我听见孤寂断裂的声音 飞鸟掠过的破帛般的青春水面 粼粼发光的不是我的忧伤吗 都忘记吧 曾经喝过的鸩酒 曾经迷失的山路 山上的积雪已经溶化 在这美丽的三月 让我们一起聆听花和梦的私语 2、你是我的青春 你轻轻的来了, 带着一点顽皮。
你是那么的纯真, 虚伪无可逼进。 你轻轻的来了, 带着一点梦想, 你是那么的可爱。
你幽幽的来了, 清新是你的气质, 单纯是你财富。 我想拥你入怀, 但,你哭了。
于是,我不再亵渎你的清醇。 只因为,你是我的青春。
3、青春无绪 当我再次回望 背后那只 分明挥动多时的手 却 还是一无所见 只有背后那些树上的叶子 正在风中 轻轻招摇 这些宁静的日子里总是默默的望着窗外 看那光秃秃的大树是一个过冬的独身老人 身上冻裂的伤口还缓缓淌着僵滞的血液 孤零零的枝桠是裸散的发在寒风的轻拂下 根根错乱的抖擞着 几只雀儿在屋檐下跳蹦着不时地朝这边张望 却始终没有远离它们那暖暖的家 太阳总是苍白苍白地在凝重的天空发着 一遍又一遍单调无声的叹息 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面容之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久未落雪的枯草地依然散布着七八颗星星 一只鸟儿静静的躺在草丛中仿佛已死去多时 曾走过的这片地方却总找不到曾留下的深刻标记 那条清清的小河上浮满了大大小小的叶子 在一个宽谷里悠然制造了许多陷阱 小心翼翼地踩着堆积的落叶 在一种非凡温和的声响中辨识路向 间或找寻到岁月这个老猎手留下的弹壳 恍然大悟中才知这原本是用一些美丽的花瓣铸造的 钢片 是为那干涸了一万年的黄土地再次祈颂大风绵绵之歌吗 是为那歌的尽头再次弥渡你四处漂泊的魂灵吗 是为那魂灵超越一棵原本就是若干年前远离丛林的独蕉吗 是为那棵独蕉在空朦的世幻时便续下了这飘忽的前缘吗 天却是一天一天被雨水浸泡被烈日晒的疲惫不堪 地却是一日一日被风尘脚印搅拌的模糊 多少次的泪水涨满了一汪汪海一汪汪洋 环境却是渐渐变坏无法重创一个全新的人类 前世苦与咸的生活依然围成你举步的坝堤 又坐在河边 坐在那粗糙乌黑的沙石上 又在构思那莽莽的荒原那昏黄的泥日 远离了好久的家什么都远去了 最厌恶死一般的静寂竟然比什么都随和 任岁月的脚印把黑黝黝的浮土漂成空白 两只嘴巴终成了浑浑噩噩的死海 任经一百万种风雨还是不朽的沉默 笑声自远方接踵而来 随风翻乱了桌上的书页 仿佛遥远的你踏浪走近 是冬日雪野盛开的莲。 。
青春 那些苍茫的回忆 静静地滑脱生命的轨迹 正如桌上的刻痕 从今年到明年 一年又一年 记录了喜怒哀乐 印证了悲欢离合 留下了我们成长的痕迹 1。 青春是一个美梦 却终有梦醒的一天 青春是一条小河 却终有干涸的一天 青春是一道彩虹 却终有消失的一天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鲜花 却终有凋落的一天 青春是握在手里的细沙 不知不觉已然漏去 青春是天上的一颗流星 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青春是幸福留下的阵阵香气 想要珍惜它已离去 2。
凝望着岸边的柳影,我又走进青春的记忆,那曾是绿草如织繁花似锦的世界,今天却蒙上了一层银霜。因为对于一个而立之年的人来说,弹起青春这根琴弦怕是有些过时了。
然而,我毕竟是在这人生驿站驻过。你看路途上那些歪歪曲曲的不正是蹒跚学步的脚印吗?你听。
4.以“全”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唐李贺《舞曲歌辞》:全胜汉武锦楼上, 晓望晴寒饮花露。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裴回。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
尊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唐张籍《旧宫人》:全家没蕃地,无处问乡程。歌舞梁州女,归时白发生。
宫锦不传样,御香空记名。一身难自说,愁逐路人行。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