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的诗句点评(有关情感的诗词)

1.有关情感的诗词

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5、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6、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7、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8、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1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1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12、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洞宾《梧桐影》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7、掩银屏,垂翠袖。

18、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19、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

2.我想找一首爱情诗以及对它的评价?急

第一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铺张的修饰,然而淡然中缓缓道来的誓言却震撼每一个人;轰轰烈烈也许是爱情的开始,但祥和总是爱情的归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简单,千古以来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几个时间飞逝,青春老去,身边却有一双可以握住的手,这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第二 诗经·国风·召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朴实而直接,没有矫情的掩藏;对于美丽女子的渴慕自然流露,求之不得的淡淡焦躁,想象未来时的喜不自禁,让每一个暗恋中的男子或女子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第三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之所以倾倒众人在于它用虚幻而绝美的景色代替了爱情的描写;所有热烈的追求,焦急的渴望与艰辛的等待都化在一片水雾迷茫中;淡淡的忧伤和着萧索的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迷失。 偶然间想起神话的歌词“风中摇曳炉上的火,不灭亦不休”,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不灭亦不休”,但是的确如同“风中摇曳炉上的火”,飘摇而难以捉摸。

第四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首诗流传最广的应当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但带给我虽大感动与震撼的确是“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世上也许有很多人适合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够与你终身相伴,朝夕相守;若是没有他,你的世界便会寂寞许多。 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浩淼世界中何去何从?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无限凄凉。

第五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们或许对于“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一句更为熟悉;但在我眼中“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白日苦苦思念不得,梦里际会,却看到夫人临窗装扮,如同十年前一样;旧时的温馨重又回来,十年的思念一时间齐上心头,欣喜与悲伤,不知哪一个会多一点? 第六 离思 元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关于这首诗,不想再说些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古往今来能真正做到的也许为零,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可以爱上不同的人,但是还是让我们回忆一下理想中的坚贞与执著。 第七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许多爱情诗歌都充满惆怅,桃夭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现在的人也许对于婚姻嗤之以鼻,然而没有婚姻的爱情如同风中飘摇的风筝,让彼此缺少温馨与踏实。

很多女生喜欢看婚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新娘,在桃花盛开的灼人粉色中享受幸福美满,这就是桃夭带给我的感动。 第八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距离不会割断爱情”这句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否决,看着有人因为距离而分手的时候,就会想起这首词。

关于永恒和瞬时拥有,不想在这里讨论,只希望朋友们读到这首词时能够唤起心底最原始的对于爱情的感动。最后,仍然希望世上的恋人们能够拥有朝朝暮暮的结局。

诗:读十七日来信 溯自忧患相仍的少年 是你的悲欢 从我的脚下迤逶成诗句 这堆积的座座荒山 层层黄土埋着我们走过的脚印 我东土黄魂的恋情 似血 是血 滴滴点点在流 今天似心的红 和几度夕阳红到明天 朝阳似血朝霞是血 血浸淫着将去的夜 也浸淫着思念 好痛 痛得日子清醒透明 ——选自《姚学礼爱情诗选》第47页 简析: 读谁的信?这似乎是一个前恋人来的信,先生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为什么能写这样的诗?写爱情诗的灵感来自哪个梦中情人?你是当代李商隐吗?那么你的柳枝姑。

诗句,点评,情感

3.请评析一下这首诗,谈谈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多谢!

上楼这个兄弟说得不错啊~但是我觉得开始看第一次的感觉是他说的,但是仔细看了第2 底3。

以后感觉就不同了啊~如果单单是这样的话~~那样是诗歌的悲哀啊~嘻蹊从诗歌中的词语“忧愁:冷漠”“谈谈”“忧郁?中透露出来的的这:朋友:的心灵上”一种无声的“低诉”。 虽然自己的“知己“在自己的眼前却想是在天边一样,思念。

期待中有流露出一种久违的”心愿”。所以就想到了“净土”远离尘土;那里才是“心灵交汇”的梦境~。

有一种感觉象是“徐自摩的”那种感觉。‘;轻轻的我来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在中间夹杂着”忧愁“又穿着”喜悦“。

于是就渴望到了阳光~~阳光给我们的感觉了”活力“。希望”难道这不正是“知己需要的吗?想象总是很美好的,想象也总是很”完美的“。

作为是对爱的”体会“:做到了先从”那心中阴霾蒸发心中忧愁吹散,然后到“红地毯走进神圣殿堂,”美好的结局是一种行为的意识感动~所以在我想的前面,特意的加上了“会实现的? 是一首~有味,有情有爱有意的表白~同时也是人家中真爱的追寻。 从感觉到联想到现实的:想象:一切都在”喜悦中:来完成~。

人追求美是一种~爱的呼唤,也是情的期待~~所以,诗歌中是“无味:的,但是却又是”令人细嚼的~。

4.史上最富有情感的诗句有什么?越多越好,给得分越多.(自己觉得好听

古人经典情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吕洞宾《梧桐影》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沁《离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狅。

李商隐《无题》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李煜 《菩萨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老的爱情诗句:亚当,来个苹果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上痛哭一晚!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原想与君共白首 亲恩情重难连理 不怨造化作弄人 只叹红颜多命薄 心伤心碎心已止 缘浅缘深缘由天 唯愿今世苦相守 换得来生续鸳鸯 如果你是月亮 我只是你身旁滑过的流星 虽然流星走的又快又急 其实它不并想离开月亮 月亮的纯静明亮让它留恋。

但月亮的身边却没有流星的轨迹 距离和现实注定了我们有缘无份!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若有情,天涯也咫尺。

若无情,咫尺也天涯。 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可为了一棵独木,放弃一片森林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5.关于情感得诗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等等等情感得古诗著名作者和出处谢

亲情—— 唐•孟 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李 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友情—— 唐•王 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李 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王昌龄 《芙蓉送辛惭》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宋可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白居易 《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王 维 《渭城曲》 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崆崃Ð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爱情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

6.关于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诗的点评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7.有关爱情古诗及点评.有吗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8.关于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诗的点评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显然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

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

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

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

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

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

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关于情感的诗句点评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