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歌颂竹子的诗句古诗词(赞美竹的诗句)
1.赞美竹的诗句
赞颂竹子的诗句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其出处: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郑谷
6、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 唐·韦式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 唐·陈陶
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 宋·黄庭坚
2.赞美竹子的古诗有哪些?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__吴均《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__吴均《山中杂诗》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__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__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__李商隐《潭州》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__王维《竹里馆》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__杜甫《咏春笋》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__杨万里《夏夜追凉》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__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__李颀《望秦川》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__白居易《夜雪》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__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__高骈《对雪》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__戎昱《桂州腊夜》
3.赞美竹的诗句大全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4.赞美竹子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郑谷 6、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 唐·韦式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 唐·陈陶 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 宋·黄庭坚 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10、道院竹繁教略洗。
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 唐·王贞白 11、万物中潇洒。
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
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
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
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12、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13、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新竹》宋·朱熹 14、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次韵择之咏竹》宋·朱熹 【其他赞颂竹子的诗句】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5.赞美竹子的诗句
第一次听说“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其实竹子是“宁弯不折”,“中不通,外倒还直”。
竹子的品质是“清高”“有节”,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植物。
有两首供你参考: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6.赞美竹子的古诗大全
《新竹》【清】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解读: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这首诗颇有哲理。《庭竹》【唐】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依。解读:这是唐代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句虽短,诗意甚高。
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解读:这是一首题画诗,其中描写竹子坚劲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脚下的土地,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坚挺,这样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向往吧。
《竹》【宋】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解读:苏轼喜欢吃肉,人所共知,但他却说:宁可不吃肉,也不能住的地方没竹子。没有肉只会让人消瘦,但没有竹子却令人俗气。
瘦了还可以长胖,可俗气却没有办法医治。这么爱吃肉的苏轼,为了竹子,都可以放弃肉,看来,竹子高洁的品质也是深深感动了他呀。
《咏竹》【宋】王安石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解读: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不仅是咏竹,更是诗人自身品格的抒发与呐喊。
7.赞美竹子的古诗有哪些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__吴均《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__吴均《山中杂诗》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__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__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__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__李商隐《潭州》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__王维《竹里馆》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__杜甫《咏春笋》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__杨万里《夏夜追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__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__李颀《望秦川》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__白居易《夜雪》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__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__高骈《对雪》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__戎昱《桂州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