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赏月礼品诗句(中秋祝福诗词)
1.中秋祝福诗词
关掉你的手机,慢慢闭上眼睛,想想我,想想月饼,你会发现我和月饼一样可爱!中秋节快乐! 中秋到,送上一份100%特制月饼,成分:真心面粉加愉快牛肉,保质期至明年中秋(无需冷藏)。
送你一个中秋月饼,第一层是体贴,第二层是关怀,第三层是浪漫,第四层是温馨,中间的夹层是甜蜜;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月亮代表我的心,祝你好心情。
八月中秋不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快乐长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告诉你,财神已经跟随你。 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度中秋今年好运伴您走,贺国庆往昔忧虑一朝摒。 愿双重佳节带给您双赢的好运气。
国庆巧遇中秋万家欢,人生适逢盛世精神爽。祝您节日愉快、合家团圆,心想事成。
愿你的每一天都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 天气变得好快,凉风悄悄袭来,因为你的可爱,所以给你关怀,晚上毯子要盖,别把脚丫冻坏,没事叨根骨头,那样可以补钙,不要再骂我坏,祝你中秋愉快。
离家的日子里,有我的祝福相伴!祝中秋快乐! 好想和你一起看月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 一样的月光,洒在你我的身上…… 春天来了又走了,秋日的火焰灼遍林间,但记忆的小巷春天永存。
桂花香,思故乡,你在他乡还好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路遥千里,难断相思。 人虽不至,心向往之。
啊,你看今晚月亮多圆啊!……其实今天我想对你说的是……I……loveyou! 为了不让你晚上一个人想家想得流泪,我决定过去陪你到天亮! 网缘!情缘!月圆!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
如果每年的这一天,你都能坐在我身边看云看月出该有多好! 思念如绿叶,渐渐舒展,又是中秋月圆夜,与月亮星星相望醉眼,想你的心化作梦呓,祝福你!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愣愣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月亮代表我的心。 月是中秋圆,人是我最好。
爱你诚挚心,天地可为鉴。 中秋相思,意浓浓;泪眼人儿,梦在怀;月是故乡明,人是你最好。
愿圆圆的月亮带上我的思乡之情,把他传递给远在他乡的父母! 每逢佳节倍思亲,您向岗位献钟情。 天涯海角共此时,我为长辈尽孝心。
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说,无论我身在何处,无论我人在何方,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
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中秋快乐! 愿你过得每一天都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 您生命的秋天,象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
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皓月闪烁,星光闪耀,中秋佳节,美满时刻!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
我愣愣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明月当空洒银泻玉,中秋正至喜世悦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空明月悬,又是一年中秋至。 明月千里寄相思。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网缘!情缘!月圆!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带去问候和思恋,心想事成愿缘圆。
老友!又是中秋啦!月圆之际外面美女如云。快上街选你今生的伴侣去吧! 月白风清两岸亲人同望月,牛耕女织双星伴侣偶牵牛。
中秋即到,送你一个大月饼,第一层是思念,第二层是祝福,第三层是开心。祝您永远开开心心,健康快乐!!! 去年圆月时,花灯亮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圆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愿你的生活就像这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皓月闪烁,星光闪耀,中秋佳节,美满时刻! 我特想和你一起过中秋! 祝福中秋佳节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满。 月圆人团圆,在这个想念的节日,祝你一切圆满美好! 传统的节日里,我们总会有那种很传统的愿望: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中秋节快乐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
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夕七彩人间长共中秋八月 杯低吟酒伴同歌盛世高风 思念是一季的花香,漫过山谷,笼罩你我;而祝福是无边的关注,溢出眼睛,直到心底。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送上香甜的月饼,连同一颗祝福的心。 。
乐事无边,太平有象 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团圆! 夕七彩人间长共中秋八月 杯低吟酒伴同歌盛世高风 盛世云七彩 神州月共圆 华夏九州同祝福 中秋两岸盼团圆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 如果每年的这一天,你都能坐在我身边看云开月出有多好! 明月送清辉,佳节思亲人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一起看月亮去! 国强家富人长。
2.中秋的诗句及习俗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
3.中秋节诗词名句有哪些?请提供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古典诗词名句.谢谢啦
【标题】:中秋 【年代】:唐 【作者】:刘得仁 【体载】:五律 【内容】:--------------------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标题】:中秋 【年代】:唐 【作者】:司空图 【体载】:五绝 【内容】:--------------------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标题】:中秋 【年代】:唐 【作者】:郑谷 【体载】:五律 【内容】:--------------------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余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标题】:中秋 【年代】:北宋 【作者】:黄庭坚 【内容】:-------------------- 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
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 【标题】:中秋 【年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内容】:-------------------- 不教收骨瘴江边,驱向胡沙着去鞭。
旧夺宫袍空独步,新食宫饭饱孤眠。 客程恰与秋天半,人影何如月倍圆。
犹是江南佳丽地,徘徊把酒看苍天。 【标题】:中秋(此下一本有十五夜三字)陪熙用学士( 【年代】:唐 【作者】:吴融 【内容】:--------------------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
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标题】:中秋不见月 【年代】:唐 【作者】:罗隐 【体载】:七绝 【内容】:--------------------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标题】:中秋待月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体载】:七律 【内容】:--------------------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标题】:中秋对月 【年代】:唐 【作者】:曹松 【体载】:七绝 【内容】:--------------------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标题】:中秋对月 【年代】:唐 【作者】:李频 【体载】:五律 【内容】:--------------------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标题】:中秋对月有怀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内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标题】:中秋广江驿示韦益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内容】:-------------------- 莫惜三更坐,难消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标题】:中秋寄杨学士(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 【年代】:唐 【作者】:韩?? 【内容】:-------------------- 鳞差甲子渐衰迟,依旧年年困乱离。 八月夜长乡思切,鬓边添得几茎丝。
标题】:中秋禁直 【年代】:唐 【作者】:韩?? 【体载】:七律 【内容】:-------------------- 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 露和玉屑金盘冷, 月射珠光贝阙寒。
天衬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 长卿只为长门赋,未识君臣际会难。
【标题】:中秋旅怀 【年代】:唐 【作者】:尚能 【体载】:五律 【内容】:-------------------- 所畜惟骚雅,兼之得固穷。 望乡连北斗,听雨带西风。
稼穑村坊远,烟波路径通。冥搜清绝句,恰似有神功。
【标题】:中秋十五夜寄人 【年代】:唐 【作者】:齐己 【体载】:七律 【内容】:--------------------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 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标题】:中秋十五夜月 【年代】:唐 【作者】:贯休 【体载】:七律 【内容】:-------------------- ?e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 从来天匠为轮足, 自是人心此夜余。
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
标题】: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内容】:--------------------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干。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标题】:中秋夜洞庭圆月 【年代】:唐 【作者】:姚合 【体载】:五排 【内容】:--------------------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谁怜采苹客,此夜宿孤汀。
【标题】: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内容】:--------------------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标题】:中秋夜听歌联句 【年代】:唐 【作者】:武元衡 【体载】:联句 【内容】:-------------------- 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崔备 云鬟方自照,玉腕更呈鲜。
--。
4.求一些咏月的诗词、语句古代、现代的都可以,越多越好,急!!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三五:反映农历十五。
四五:指农历二十。蟾兔:月亮。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两句写初春月夜景色:月光皎洁,似乎不是夜间,树叫—还没有长齐,好像又到了秋天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门长九龄《望月怀远》 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晓天:微明的天空r-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两句写赏月感受:因为喜爱满屋的月光,所以吹灭了蜡烛;因为出屋久久望月,不觉满身露水。 唐/张久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水波闪动貌。
两句说月光随着潮水涌进江流,万里江水,无处不有皎洁的月光。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两句描写寂静的夜晚,月亮升起,惊醒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 ~—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却月桂,清光应更多 斫(zhuo)却:砍去。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贾至《别裴九弟》 2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露珠圆莹有光,似珍珠。
唐/自居易《暮江吟》 2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自居易{琵琶行) 23、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千重翠:形容松树层层,翠色重叠。一颗珠:月映水中,似一颗珍珠在水。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24、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千声: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2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阑干:横斜。
形容北斗星即将隐没。 唐/刘方平《月夜》 2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韩愈《山石》 27、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擘絮:撕碎的棉絮。
唐/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 无赖:即无奈。 诗人因见明月而思念意中人,但又不能见,故有抱怨明月之意。
两句写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杨州独得其二。 唐/徐凝《忆杨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溶溶:形容月色柔和温润。
宋/晏殊《寓意》 30、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张先《菩萨蛮》 31、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月长先《天仙子。 送春》:“沙上并禽池上瞑,~~~” 32、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琼瑶:美玉,此处比喻美丽的月光。
宋/苏轼《西江月》 34、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徘徊(paihuai):往复来回。 斗牛:二星名, 宋/苏轼《前赤壁赋》 3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春 宋/苏轼《中秋月》 36、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村 清/袁枚《春日杂诗》 3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38、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濮淙《闻梁蘧玉己寓京口》。
5.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诗歌,习俗,文化越越,各位网友快点,急
嫦娥奔月等,秋节由与传说秋节悠久历史其传统节慢慢发展形古代帝王春祭秋祭月礼制早《周礼》书已秋词记载贵族文士仿效起秋节着亮圆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种习俗传民间形传统直唐代种祭月风俗更重视秋节才固定节《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秋节节盛行于宋朝至明清已与元旦齐名我主要节秋节传说非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类神故事流传甚广秋传说--嫦娥奔月相传远古候十同现晒庄稼枯死民聊名叫羿英雄力穷同情受苦百姓登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神弓气射九太阳并严令太阳按起落民造福少志士慕名前投师艺术蓬蒙混进羿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经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包死药据说服药能即刻升仙羿舍撇妻暂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药藏进梳妆台百宝匣料蓬蒙看见想偷吃死药自仙三羿率众徒外狩猎怀鬼胎蓬蒙假装病留待羿率众走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院威逼嫦娥交死药嫦娥知道自蓬蒙手危急机立断转身打百宝匣拿死药口吞嫦娥吞药身立飘离面、冲窗口向飞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离间近月亮仙傍晚羿家侍哭诉白发事羿既惊怒抽剑杀恶徒蓬蒙早逃走羿气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妻名字惊奇发现今月亮格外皎洁明亮且晃身影酷似嫦娥拼命朝月亮追追三步月亮退三步退三步月亮进三步论追跟前羿奈何思念妻派嫦娥喜花园摆香案放平吃蜜食鲜遥祭月宫眷恋着自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仙消息纷纷月摆设香案向善良嫦娥祈求吉祥平安秋节拜月风俗民间传秋传说二--吴刚折桂关于秋节传说:相传月亮广寒宫前桂树繁茂五百丈高边砍伐每砍砍立即合拢几千随砍随合棵桂树永远能砍光据说砍树名叫吴刚汉朝西河曾跟随仙修道界犯错误仙贬谪月宫做种徒劳功苦差使示惩处李白诗欲斫月桂持寒者薪记载秋传说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原广民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朝庭官兵搜查十严密传递消息十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计策命令属藏八月十五夜起义纸条藏入饼面再派传送各起义军通知八月十五晚起义响应起义各路义军齐响应起义军星火燎原快徐达攻元都起义功消息传朱元璋高兴连忙传口谕即临秋节让全体士与民同乐并起兵秘密传递信息月饼作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者圆盘馈赠佳品秋节吃月饼习俗便民间流传秋节历农历八月十五我传统秋节我仅于春节第二传统节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我汉族部少数民族传统节流行于朝鲜、本越南等邻秋季七、八、九三月(指农历)八月居八月三十十五居所称秋节夜浩月空民间于夜合家团聚故称团圆节秋节起源于我古代秋祀、拜月俗《礼记》载春朝秋夕月朝朝夕月夕夕月拜月意思两汉已具雏形唐秋赏月俗始盛行并定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于《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月云稽于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秋秋夜月色皎洁古圆月视团圆象征称八月十五团圆节古往今用月圆、月缺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乡游更月寄托深情唐代诗李白举望明月低思故乡杜甫露今夜白月故乡明宋代王安石春风绿江南岸明月何照我等诗句都千古绝唱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我三传统佳节究秋节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传说着密切关系故秋节民间习俗与月亮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古代帝王春祭秋祭月社制民家秋祭月风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祭祀变轻松欢娱秋赏月风俗唐代极盛许诗名篇都咏月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民间拜月赏月更具规模 我各至今遗存着许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古迹北京月坛明嘉靖间皇家祭月修造 每秋月亮升起于露设案月饼、石榴、枣等瓜供于桌案拜月全家围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祭月拜月已规模盛、彩姿群众赏月游乐所替代吃月饼节另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制作唐代越越考究苏东坡诗写道:饼嚼月酥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月饼现已颇相近通许讲秋节源自嫦娥奔月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西王母死药服遂奔月月精嫦娥举所付代价罚作苦役并终能返间李白颇伤写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耐住寂寞每八月十五月圆夜清返间与夫君团聚明前必须月宫世每逢秋既想登月与嫦娥聚盼望嫦娥凡睹芳容许焚香拜月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则愿貌似嫦娥圆皓月复作节庆祝则认秋节由唐明皇赏月始唐代《元遗事》书记载: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月游玩游兴处二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月宫半部《霓裳羽衣曲》补充完整传世作唐明皇念念忘月宫行每刻必要赏月番百姓效仿月圆欢聚堂享受间美景久久种传统沿袭提秋节原本推翻元朝统治起义纪念元朝末百姓堪忍受官府统治秋季节写杀鞑、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手字条藏铬圆饼内相互传递八月十五晚家家户户齐手举推翻元朝统治每逢秋节都吃月饼纪念历史性胜利另外提秋节起源农业产关秋收获季节秋字解释:庄稼熟曰秋八月秋农作物各种品陆续熟农民庆祝丰收表达喜悦情秋作节秋秋间意思农历八月秋季间月十五月间《周礼》现秋词指秋节秋季第二月汉代秋节间立秋八月十五唐朝类书四十二节令记载没秋节唐诗已现秋月八月秋月圆送君吟木兰船(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第秋节作明确记载。
6.找一篇关于中秋节赏月的文章,要原创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文字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
7.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词句
苏轼的:此生此也不长好,明月明月共谁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不一定有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