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春除夕同一天的诗句(关于立春和春节的古诗词)
1.关于立春和春节的古诗词
关于立春的古诗词如下: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 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立春诗》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日游苑迎春》
唐 李显(中宗皇帝)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关于春节的古诗词如下: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唐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己未新岁》
宋 陆游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元日》
宋 李思衍
笋班玉立五云阶,曾醉天家舞马杯。
坐困庚楼分月久,明从尧殿带春来。
洪钧暖入宫桥柳,金鼎香传驿使梅。
爆竹一声春梦晓,沈香亭北牡丹开。
2.除尘迎新年诗句
列举: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
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薛道衡《人日思归》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5、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钱来苏《新年有感》6、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8、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
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
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钱谦益《丁卯元日》10、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
3.节日:除夕的诗句
1、《一枝春(除夕)》宋代:杨缵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
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
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
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
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2、《水调歌头(除夕)》宋代:李处全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
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
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
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
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3、《南乡子(除夕又作)》宋代:李处全和气作春妍。
已作寒归塞地天。岁月翩翩人老矣,华颠。
胆冷更长自不眠。节物映椒盘。
柏酒香浮白玉船。捧劝大家相祝愿,何言。
但愿今年胜去年。4、《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宋代:郭应祥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4.有关除夕的诗句
《水调歌头(除夕)》
宋代:李处全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
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
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宋代: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卜算子(除夕)》
宋代:朱敦儒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水龙吟(除夕)》
宋代:孙惟信
小童教写桃符,道人还了常年例。神前灶下,祓除清净,献花酌水。
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饮量添教不醉。好时节,逢场作戏。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四海皆兄弟,阿鹊也、同添一岁。愿家家户户,和和顺顺,乐升平世。
《除夕》
作者:陈杰
忆曾守岁荆州夜,多少艰虞共济人。
一纪重来仍作客,百年谁是自由身。
干戈满地今犹昨,日月行天故复新。
愿及春回再清晏,绿蓑永换黑貂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有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的诗句
1、关于春节弹唱迎春节,东风天地新。
(老舍《一九六五年春节与北京曲艺团诸友欢聚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叶颙《已酉新正》)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文征明《拜年》)2、关于元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李商隐《观灯乐行》)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符曾《上元竹枝词》)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3、关于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4、关于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今日青山端午节,不劳拈出再施呈。
(释宗演《颂古二十四首》)摩挲两眼摺纸衾,人道今辰正端午。(白玉蟾《端午述怀》)5、关于七夕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林杰《乞巧》)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王涯《宫词三十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权德舆《七夕》)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
(温庭筠《七夕》)6、关于中秋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秋八月祥风遍,慢上东轮云游转。
(宋太宗《缘识》)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无可《中秋月》)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
(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刘沧《八月十五日夜玩月》)7、关于重阳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
(宋太宗《缘识》)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
(和凝《宫词百首》)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王国维《颐和园词》)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王昌龄《九日登高》)8、关于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杜甫《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
(边贡《迎銮曲(十首)》)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式《雪晴》)9、关于除夕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
(刘克庄《除夕》)除夕春朝共此辰,强凭迎送说新陈。(周永年《岁除立春》)除夕愁难破,还家梦愈频。
(郑作《除夕》)除夕无诗侣,灯窗酒独斟。(黄庚《除夜即事》)除夕风霜节,家人锦绮筵。
(曾丰《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二首》)。
6.除夕逢立春
除夕逢立春
“立春”巧遇“除夕” 这种“喜相逢”本世纪仅三次
“立春节气是按阳历划分,除夕属农历。今年立春是在阳历2月4日,转换为农历则是戊戌狗年十二月三十日,可见,除夕和立春‘喜相逢’的现象就是这两种历法互相撮合的结果。”赵之珩说。
天文年历显示,本世纪100年中,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的年份共有三次,分别是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和2076年2月4日。而2038年和2087年则是“正月初一”逢“立春”。
天文专家表示,立春“逢”除夕是中国历法的一种巧妙安排,系正常历法现象,无关吉凶福祸,公众要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当然,立春与除夕“喜相逢”确实也为人们喜迎春天和春节平添了更多的喜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