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的诗句古诗(关于蜜蜂的古诗有哪些?)
1.关于蜜蜂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蜜蜂的古诗有: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罗隐
2、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咏蜂》吴承恩
3、翠凤苍虬,骑来下界,蝶惊蜂避。——《水龙吟》黄霁宇
4、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 李商隐
5、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咏蜂》王锦
6、纷纷争处蜂成群。四溟波立鲸相吞,荡摇五岳崩山根。 ——《鸿沟》 张碧
7、堪恨堪宜,耽阁酿蜂儿蜜,喜调和燕子泥。——《一枝花_春雨润夭桃》 马彦良
8、况是此花开后,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你从今、采却蜜成房。——《秋兰香》 陈亮
9、兰蕙本同畹,蜂蛇亦杂居。害心俱毒螫,妖焰两吹嘘。雷蛰吞噬止,枯焚巢穴除。可怜相济恶,勿谓祸无馀。——《虫豸诗·蛒蜂 一》 元稹
10、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虫豸诗·蛒蜂》 元稹
11、梅径香寒蜂未知。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 杜牧
12、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脾咏蜂》 钱起
2.蜂的古诗是什么
原诗 蜂 【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简介 罗隐(833—910),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
晚年依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职。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诗要高。
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
如《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让之心,贞廉之节,不恒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者,则曰牵于寒饥;视国家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
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
楚籍则曰:“可取而代。”噫!彼未必无退让之心,贞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当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矣!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告。
类似这样的光辉思想在罗隐的杂文中是不时流露的。《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
罗隐也颇有诗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筹笔驿》)就是一例。又如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
他的咏史诗《西施》一首也写得比较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但他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的确是对传统成见的有力翻案。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
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作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的《赠妓云英》。
《唐才子传》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
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才高,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吧?每次读此诗都会感动,可能是我的遭遇与他们也相似吧 诗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的顶端。 尽:全部。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采:采摘。
为【wèi】替。还读wéi,如“敢作敢为”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
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
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
3.关于蜜蜂的古诗大全
一、醉中天
元代: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译文: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二、偶成
宋代: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译文:
松下柴门紧闭长满一院子青苔,
只有那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蜜蜂两腿上的花粉团大的如蚕茧,
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开
三、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四、雨晴
唐代: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五、芳心苦·杨柳回塘
宋代: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译文:
杨柳围绕着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渐渐地衰老,结一颗芳心苦涩。
潮水带着夕阳,涌进荷塘,行云夹着雨点,无情地打在荷花上。随风摇曳的她呀,像是向骚人诉说哀肠: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4.赞美“蜜蜂”的古诗有哪些
1、《咏蜂》(明)王欣
采酿春忙小蜜蜂, 何消振翅蛰邻童。
应愁百卉花时尽, 最恨烧烟取蜡翁。
2、《蜜脾咏蜂》(唐)钱起
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蜂》(唐)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4、《寒蜂采菊蕊》(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5、《蜂儿诗》(宋)杨万里
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5.蜂的古诗是什么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白话文释义: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扩展资料《蜂》这首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6.关于蜜蜂的古诗大全
一、醉中天元代:王和卿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译文: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
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二、偶成宋代:饶节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译文:松下柴门紧闭长满一院子青苔,只有那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蜜蜂两腿上的花粉团大的如蚕茧,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开三、蜂唐代: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四、雨晴唐代:王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