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小度帮我找到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1.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有哪些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关于节日的诗句!谁能帮我找下关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水调歌头 端午 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

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

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

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

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 中秋思乡 漂泊离乡数十载 今夜辗转最难眠 未知村旁青柳池 是否有月寄相思 除夕寄我思 古时花灯今已无 唯有元宵依旧甜 除去昨日相思泪 喜得湾儿梦里回 子于何地开天问 斯世几回离国门 云梦如留马行处 鱼梁必赋玉招魂 圣朝无事多来往 佳旅相情少去存 漫道龙舟达故意 同闻山水悼王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平调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励志 古风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叶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 杂诗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词--离别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 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

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帮我,诗句,清明节,找到

3.查清明节诗句,自己编的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属暮春怜江浦望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春 城无处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片红;况清明好天气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滴何曾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还乡亦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天有霓裳》(当代)刘小烽(刘周) 载清明诗五首: 其:憔悴坟头土见之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伤情(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评析:此诗落笔写景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

花儿静静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远几处坟头传出凄惋哭声幅充满生活气息清明上坟场景淡淡哀怨透着微微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平淡与人类繁衍息伟大)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无情怜人间孝子心;赚小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正孝子心落泪)其四:风吹外婆时雨雨打外婆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见人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点新绿妆枯黄纵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堆云旁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心情 2。

借问:请问3。酒家:酒店饮酒场所 4。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首诗描写清明时节天气特征,同时借助清明节特殊传统意义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情绪和希望及对家里亲人思念突出天涯游子孤独之感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特征(清明前两天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时候下雨称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外露感情位行人何欲断魂呢因清明我国古代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位行人孤身人陌生地方赶路心里滋味已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更加凄迷纷乱了 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想:好附近找酒家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借酒驱散心愁绪于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本句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对象牧童回答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手指方向望去只见片红杏盛开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酒望子(古代酒店标帜)诗里戛而止至于行人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首诗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世便成了酒家雅号 天正清明佳节诗人小杜行路间巧遇上了雨清明虽柳绿花红、春光明媚时节也气候容易发生变化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日细雨纷纷种天街小雨润酥样雨-也正春雨特色雨纷纷传达了种做冷欺花烟困柳凄迷而又美丽境界 纷纷此自毫无疑问形容春雨意境;又止此而已还有层特殊作用实际上还形容着位雨行路者心情 且看下面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出门外行旅之人断魂呢诗歌里魂指多半精神、情绪方面事情断魂竭力形容种十分强烈、又并非明白表现外面深隐感情古代风俗清明节色彩情调都浓郁大节日本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又平添了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点小雨值得断魂太没来由了-样我们又回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少心事再加上身雨丝风片之纷纷洒洒冒雨趱行心境更加倍凄迷纷乱了所说纷纷形容春雨也形容情绪-甚至妨说形容春雨也了形容情绪正我国古典诗歌里情景、景即情种绝艺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时涌上心头想法:往哪里找小酒店才好事情明白:寻小酒店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人春寒暖暖被雨淋湿衣服-要紧借此也能散散心头愁绪于向人问路了 向谁问路呢诗人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语法上讲牧童句主语实又上句借问宾词-补足了上句宾。

4.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三首

1、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2、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3、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5.有关清明节的诗

清明(杜牧) 清明(王禹偁) 清明(黄庭坚) 清明即事(孟浩然) 清明夜(白居易) 清明日对酒(高翥) 三台·清明应制(万俟咏) 郊行即事(程颢) 清明二首(杜甫) 长安清明(韦庄)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吴文英)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欧阳修) 。

扩展资料: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有关清明节的古诗

原发布者:李鹏亚

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

【篇一: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名句】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名句

一、诗词: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2、《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3、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5、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6、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

7、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12

7.有关清明节的诗都有哪些

【年代】:南宋 【作者】:黄简 【作品】:柳梢青 【内容】: 病酒心情。

唤愁无限,可奈流莺。 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嶂层层。 是多少、长亭短亭。

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寒食临川道中 【内容】: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

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 日落啼鸦随野祭,雨馀荒蔓上颓垣。

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临安春雨初霁 【内容】: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年代】:南宋 【作者】:吴文英 【作品】:渡江云三犯 【内容】:西湖清明 羞经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

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年代】:南宋 【作者】:吴文英 【作品】:风入松 【内容】: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年代】:北宋 【作者】:李之仪 【作品】:谢池春 【内容】: 残寒销尽, 疏雨过, 清明后。

花径敛余红, 风沼萦新皱。 乳燕穿庭户, 飞絮沾襟袖。

正佳时, 仍晚昼, 著人滋味, 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 空只恁、厌厌瘦。

不见又思量, 见了还依旧。 为问频相见, 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 人未偶。 且将此恨, 分付庭前柳。

【年代】:北宋 【作者】:柳永 【作品】:笛家弄 【内容】: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 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 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庐, 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 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年代】:北宋 【作者】:欧阳修 【作品】:别滁 【内容】: 花光浓烂柳清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迹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年代】:北宋 【作者】:欧阳修 【作品】:采桑子 【内容】: 清明上已西湖好 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 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年代】:北宋 【作者】:欧阳修 【作品】:蝶恋花 【内容】: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年代】:北宋 【作者】:秦观 【作品】:水龙吟 【内容】: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 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年代】:南宋 【作者】:僧仲殊 【作品】:金明池(天阔云高) 【内容】: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的,已成幽恨。

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愁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愁倚阑令 【内容】: 花阴月,柳梢莺,近清明。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 红笺纸、小砑吴绫。

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蝶恋花 【内容】: 欲减罗衣寒未去, 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残杏枝头花几许,红恨清明雨。 尽日沉香烟一缕, 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浣溪沙 【内容】: 二月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 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年代】:北宋 【作者】:晏几道 【作品】:清平乐 【内容】: 波纹碧皱, 曲水清明后。 折得疏梅香满袖, 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 金钗换酒消愁。 柳影深深细路, 花梢小小层楼。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破阵子 【内容】: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玉楼春 【内容】: 玉楼朱阁横金锁,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 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 百岁相看能几个。 别来将为不牵。

小度小度帮我找到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