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关于内心平静的诗句(有哪些关于“安静”或者“心静”的古诗词名句?)
1.有哪些关于“安静”或者“心静”的古诗词名句?
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白居易《船夜援琴》 翻译: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翻译:不追求名利,不为名利困惑才能明确自我的志向,不能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实现更远的目标。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翻译: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4、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翻译: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
5、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翻译:在石屋里边带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翻译:我把房子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7、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翻译: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9、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2.描述冷静的诗句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2、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唐代白居易的《船夜援琴》
译文: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3、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唐贾岛 《寄白阁默公》
译文:在石室内,心里很平静,仿佛可以感受到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译文: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5、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陈继儒《幽窗小记》
译文:无论光荣还是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的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
3.有谁知道关于安静,心静的古诗词名句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注解】: 1、贝叶书:古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佛经,也称贝叶经。 2、冥:暗合; 3、缮:修持。 4、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 5、澹然:宁静状。
【韵译】: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 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 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 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 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评析】:
4.有哪些关于“安静”或者“心静”的古诗词名句?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朝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二、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四、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五、船夜援琴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译文
晴朗之夜,鸟与鱼都不动了,那轮皓月浸在幽深的江水里,入了它们的梦吧?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
琴上的七根银弦就是最知心的朋友,双耳就是他的知音。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谁知,哪里是古,哪里是今?
5.内心宁静的诗句
王维的诗可以读一下,他把“见性”观念有机的融入诗的情境之中,表现物我一如的境界。
《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 复照青苔上。
没有人迹,没有人语声,没有日光,只有反照的光彩,从而表现了日暮山林的一片空寂。这首诗写得是空旷、暗淡的景物。
却给人“淡而愈浓、近而愈远”的印象,就是因为其中表现的心境值得品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表现上的主要特点是以动写静,所有的意象都表现“空山”是如何的超离尘嚣。
所以一幅清新生动的山中晚景,反照出一个“空”字。《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显然不是空无所有的山,而是心灵的感受。
这种感受显示出内心的空寂清静。 《辋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里,动乃静,静乃动;实却虚,色即空。
本体是超越他们的,他们合为一体。这便是在“动”中得到“静”,在实景中得到虚景,在纷繁现象中获得本体,在瞬间的直感中得到永恒。
花开花落,鸟鸣春涧,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顿悟中,你却感到了不朽的存在。
6.描写安静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安静的诗句有: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译文: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7.表示平静的诗句
形容心情平静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8.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11.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3.散发乘夏凉,荫下卧闲敞。
8.代表宁静的诗句
(一)陶渊明《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简 析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二 ) 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评 析此诗是描写陶渊明劳动生活的代表作.虽写劳动,其主旨却并非写劳作之艰辛,而是表现一种审美情趣.试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荷锄夜归图.艰辛自是艰辛,诗人也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呀!后两句正可以看作是此诗全篇的眼线,是透露诗人心绪之所在.(三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咏雪寄情诗.大雪中望遍千山看不到一只飞鸟;找遍万条路,不见一个行人.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大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处境的严酷,心情的孤寂.《江雪》的深层意蕴,寄托了一种傲然独立,清竣高洁的人格理想.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当时的政治环境就象诗中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样,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义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 四 )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9.心情宁静淡然的诗句
1、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3、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5、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7、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1、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
1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4、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1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0、又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21、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22、笑看人间沉浮事。闲坐摇扇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