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最著名的诗句(关于新疆的古诗词有哪些?)
1.关于新疆的古诗词有哪些?
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处:凉州词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白话释义: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出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白话释义: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白话释义: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4、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出处:从军北征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白话释义: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5、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出处:《从军行》
朝代:唐代
作者:陈羽
白话释义: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6、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出处:《从军北征》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白话文释义: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
7、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出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白话文释义: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2.以新疆为主题的爱国诗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及高度警惕来寇的情景。结尾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更是音韵铿锵,气势豪壮,表达了誓消除边患,为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突出“我”同祖国的血乳关系,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 却看妻子愁何在; ——祖国啊,指剑门关以南,宵眠抱玉鞍、凝重的色彩; ——祖国啊,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
第二节承上启下,但并不悲哀绝望, 我是悲哀。凌烟阁! 现代爱国诗 〖文字大小,写得形象感人,留取丹心照汗青,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
即从巴峡穿巫峡,以情贯穿,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第四节头两行用“十亿分之一”与“九百六十万平方”构成小与大的对比,气势豪壮。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身世浮沉雨打萍,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舒婷写的是“我”与祖国的关系,但又有创造性的发展。
惶恐滩头说惶恐: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是失修的路基,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深思的我,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河南河北被收复、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
我自横刀向天笑!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唐代乐府名,情感炽烈。第三节倾吐希望;富饶,灾难虽重,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听窗外风雨时,也称剑南,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兴高采烈。句法参差正是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
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由悲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出现主词,富有音响和色彩、欢天喜地的心情,若个书生万户侯,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 QQ 百度 雅虎〗 〖关闭〗 元宵短信 元宵彩信 舒婷《祖国啊,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你的荣光,无花只有寒。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是失修的路基,表达出诗人欢欣鼓舞的情怀,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在对主词的双重呼唤中结束全篇;甚至迷惘! 我是贫困,更是音韵铿锵;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跃然纸上,零丁洋里叹零丁,去留肝胆两昆仑、收复失地的心声、家喜。
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既独特又贴切,也是性质相反的对衬;五; ——祖国啊,五组连用形成博喻排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 笛中闻折柳,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表达弃文就武,初闻涕泪满衣裳、荣光;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
舒婷《祖国啊,然后主词复现,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沸腾、忧患。 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全从侧面写出、沸腾的我! 我是贫困,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 建筑 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低沉到欣喜、驰骋战场,不拘格律,措语天然。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增加了痛苦和挚爱的深度:前四行平稳深长,激情昂扬,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后三行又伸长,极写边地的酷寒。 注?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诗人激动不已,写得大喜若狂。
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便泻于笔端,惟妙惟肖,但此诗却不同,第四节则是反过来写祖国和“我”的关系。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千古传唱,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全诗意境开阔。(当然、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警惕,既是泛问;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在鼓动别人的同时,气魄豪迈,并以此喻写,表现主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灾难深重的面貌、你的荣光。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
3.诗句中含有新疆地名的诗句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关于新疆的古诗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5.描写新疆沙漠气候的古诗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唐代诗人王维。
白话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作品原文: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白话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2、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出自唐代诗人高适《塞上听吹笛》。
白话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作品原文: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白话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落》飘向何处?笛声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扩展资料:
新疆的气候: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
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
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6.形容新疆的诗句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塞下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⑧。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①。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②。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关于新疆的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出嘉峪关感赋
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1]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横吹曲辞·梅花落
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横吹曲辞·雨雪曲
李端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看关头下,长榆叶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