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古诗句(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的诗句)
1.表达对逝去亲人思念的诗句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
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①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②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顾:看。
【评解】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 的深情。
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 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晁无咎曾经说苏轼之词“短于情”,由这首《江城子》来 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陈后山曰:“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 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 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 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 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寓意却十分深刻。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 ”,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 。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 ,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 ”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
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 ,这时他才四十岁 ,已经“鬓如霜”了 。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
2.悼念亲人的诗句有哪些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释义: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2、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代:元稹 释义:当年咱俩开玩笑讲着身后的事;今日都成沉痛的回忆每每飘来。你生前穿的衣裳眼看施舍快完;只有针线活计还保存不忍打开。
3、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元日哭先大人》清代:周淑媛 想起故去的亲人不自觉的流下眼泪,天亮前赶紧收回这悲伤的情绪。担心母亲看到了会难过,只能偷偷的在枕头上哭泣不让人看见。
4、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西江月·梅花》宋代:苏轼 释义: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5、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 释义: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
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3.爷爷过世悼念的诗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苏轼 【朝代】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白话释义:
你我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你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扩展资料
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已故人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
4.描写亲人去世的古诗词有哪些
一、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出处:《蓼莪》白话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
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二、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作者:白居易朝代:唐出处:《李白墓》白话释义:在采石江边,无边的野草围绕坟地,远接白云。
可悲的是这荒坟深穴中的枯骨,曾经写过惊天动地的诗文。三、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作者:胡时中朝代:中国出处:《清明行》白话释义:因为思念亲人哭了一夜,等到天亮了又把眼泪擦干。
唯恐害的母亲伤心,所以只能躺在枕头上默默流泪。四、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作者:李白朝代:唐出处: 《哭宣城善酿纪叟》白话释义:逝去的纪老,哪怕在黄泉里,也应依旧酿造着自己拿手的老春酒,只是那阴冷的夜台再也不会有李白前来,纪老的酒,还能卖给谁呢?五、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作者:史可法朝代:明出处:《燕子矶口占》白话释义:回到家乡但没有回家见到母亲的面,虽近在眼前但如同相隔千里。站在燕子矶上洒下泪水,滴滴落到江上。
5.表达“对于父亲逝世最悲痛”的诗句有哪些
【宋】贺铸《遮鸪天·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逝世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宋】苏轼《西江月》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清】周淑然《元日哭先大人》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唐】元稹《遣悲怀三首》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本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杜甫《贻阮隐居》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
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宋】方回《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
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宋】陈著《送竺甥秀》二十一年闲,母没父亦亡。
我发既种种,杏园仅沾芳。【宋】方回《癸巳生日二首》垂近七旬天所借,孰怜三岁父云亡。
【宋】苏泂《拜大父墓》六载今如此,青松到屋梁。
6.关于死去亲人的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211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杨柳青青著地垂5261,杨花漫4102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1653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稚子专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属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