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桃花比喻女子漂亮的诗句(借桃花比喻美女的诗句)
1.借桃花比喻美女的诗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
《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
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
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
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
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以花喻美女佳人,古往今来,沿用既久,已成俗烂。
但该诗却有几点不同,一是诗人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桃花是如何的绚丽多姿和那位少女是如何的漂亮美丽,而是仅用大家所都为熟识的绚丽桃花作为映衬,用“相映红”间接的来烘托少女的美丽形象,将景色与人很好的融化在了一起;二是本诗赋写眼前实景,正所谓“本地风光,顺手拿来”。写到这里,诗人本可以把“去年”游遇的场景继续写下去,但诗人没有,而是笔锋一转,直接进入“今日”。
于是便勾勒出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同是“今日”,同是“此门”,但美丽少女已经走了。
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芳吐艳的季节,依旧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那张与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唯余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的依旧含笑,更加勾起了诗人对“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思念和怜惜,使诗人的故地重游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惆怅。
试想,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伫立桃花树下凝眸含笑,脉脉含情,与桃花相映;而今,人去杳然,桃花依旧含笑春风,这除了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隐含了诗人无限失望、惋惜和怅惘的情绪。综观全诗,前两句由今到昔,后两句由昔到今,两两相形。
尽管情绪上的转变剧烈,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转折无痕。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自然,说事明白流畅。
论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了“映照对比”,用“人面”和“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人去景存的映照对比,把两次不同的游遇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面对现实的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这首诗尽管具有着某种情节性甚至可以说带有某些戏剧的色彩,同时还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记载,但它的广为人诵,除了这些和以上所说的语言、结构、写作技法之外,笔者认为该诗本身所抒发的某种人生体验才是最重要一个的方面。
“本事”对于它的广泛流传可能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是该诗留给读者的典型意义并不在于它描述了一个令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中所载的际合故事或际遇,但却可能有过相类似的人生体验,即在偶然或不经意间遇到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它时,却再也不能复得。
这兴许正是这首诗几百年来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2.形容女子赏花的诗词
一
丽影缤纷迎暖日
红妆窈窕绽芳丛
劝君惜取三春色
莫负东风万点红
二
过眼斑斓花弄影
彤彤开似锦霞迎
子规啼却心头血
片片红云动客情
三
国色天香,幻化虚澄,饰缀锦川。
看黄英紫蕊,飞扬神采; 青烟翠雾,点染斑斓。
丽影娉婷,英姿窈窕, 宛似琼瑶宛似仙。
销魂处, 令百芳失色,艳却人寰。
东风不负朱颜。
怎笑我,多情亦枉然。
惜三春万茎,齐来笔底; 一时百种,难上毫端。
漫雅寻花,超凡览胜, 豪气徒生吟啸间。
何须叹, 且香游宇外,艳盖云天。
五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椅栏杆?? ?? ??
六
绿艳闲且静
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
春色岂知心????
七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
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
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正当中
@郑谷:曲江红杏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2、郑谷:曲江红杏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9、薛能:杏花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12、司空图:杏花
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
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莺声。
19、吴融:杏花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25、王安石: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欺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27、朱淑真:杏花
浅注胭脂剪绛绡,独将妖艳冠花曹。
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观里桃。
30、宋祁: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39、陈子龙:画堂春 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
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3.形容桃花与美女的诗词
《泛舟观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
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
《碧桃花》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一种玄都旧种花,谁将缟雪换蒸霞。
群仙醉啖瑶池果,况核曾封白玉砂。
《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缺题》
年代: 明 作者: 桃花仕女
梳成松髻出帘迟,折得桃花三两枝。
欲插上头还住手,遍从人问可相宜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4.形容桃花和美女的诗句
你可以去百度上搜索桃花的诗句啊~
我现在帮你找找!
还有很多,你自己找吧~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5.赞美女性容貌的诗词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摘自诗经·《硕人》)
释义:这是首用比喻的手法写庄姜美貌的诗歌。手指洁白细软,皮肤洁白细腻。脖子修长白净,牙齿光洁匀称。额头宽而方正,眉毛细而弯曲。灵巧的微笑带有酒涡,美丽清澈的眼睛流露出无限深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摘自《诗经·桃夭》)
释义:这是首少女出嫁的诗歌。前两句是写新娘的仪容,她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娇艳动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摘自唐·李白《清平调》)
释义:这是首描写杨玉环无以伦比之美的诗。五彩云霞般的衣裳,花儿一般的容貌,如春风吹拂着带有露水的牡丹一般神采飘逸。即使是绝代佳人赵飞燕也比不上杨贵妃的天生丽质。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摘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释义:这是首思女的怨歌。诗中写出她美丽娇好的仪容:洁白的体肤,纤纤的十指,艳丽照人的装扮和轻盈美绝的仪态。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摘自汉乐府·陌上桑)
释义:此诗勾勒出香草美女罗敷的形象。罗敷提着用青色丝绳编织、用桂枝充当钩子的桑笼。头上梳着美丽流行的发式,耳边挂着夺目的珍珠。穿着线黄色花纹绸缎的裙子和紫色花纹绸缎的上衣。最后几句写旁观者的失态,更渲染了罗敷容貌之美。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兰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摘自汉·辛延年《羽林郎》)
释义:这是首描写卖酒少女美貌的诗,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姬的光彩照人。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摘自宋·刘铄《白宁曲》)
释义:这是首赞美舞女的词。舞女的面容象天空中的明月般皎洁,体态如微风吹拂细波一样轻盈。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赞黛玉》)
释义:这是首写林黛玉容貌的诗。弯弯似皱非皱的眉尖仿佛笼罩着烟云,似笑非笑的双眸含情脉脉。脸上露出淡淡的哀愁,疾病的身躯显得娇弱温柔。眼角泪光点点,鼻息轻轻娇喘。安静时仿佛娇艳的山花映在山泉,走动时仿佛柳枝随风翩跹。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盼纤腰之楚楚兮,风廻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警幻仙姑赋》)
释义:这是首描写警幻仙姑仪态的诗。仙子舒展开衣袖,闻到了浓郁的兰麝芳香。舞动荷花般的衣裙,听到了佩玉叮当作响。露出了桃花般的笑靥,乌黑的发髻如云般堆在耳边。樱桃小嘴微微张开,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苗条匀称的腰身,象雪花般随风轻逸飘舞。头上的珠玉钗环璀璨明亮,碧绿嫩黄闪闪发光。
6.形容女性长得漂亮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女性长得漂亮的诗句:
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
2.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3.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杜甫《佳人》
4.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5.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1.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其一》
2. 月出佼兮,佼人撩兮。——《诗经陈风月出》
3.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4.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5.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6.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8.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林黛玉《五美吟西施》
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李白《清平调词》
10.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诗经·卫风·硕人》
11.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12.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李白《清平调词》
13. 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话眉》
14.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15. 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