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坚强的古诗句6(描写坚强的诗句有哪些?)
1.描写坚强的诗句有哪些?
1、《扬子江》宋代: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释义: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2、《青松》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释义: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3、《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释义: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4、《赠从弟》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释义: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5、《狂夫》唐代: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筱 通:筱)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释义: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2.形容顽强的诗句有哪些?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离别》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康有为《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
5,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 《画菊》
6,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王安石》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
1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12,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朱熹《墨梅 》
13,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江梅 《杜甫 》
14,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杜甫梅花绝句之三 》
15,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梅 》
3.表示“坚强”的诗句有那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清·郑燮诗《竹石》 大意:竹子任凭风雨的打击磨砺,依然不改坚劲本色。 表现了作者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处:明·于谦《石灰吟》 大意:宁可粉身碎骨也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表现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大意:人都有一死,但是我也要把我的赤诚之心留在历史上。 抒发了面对国破家亡的抑郁并且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心。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出处:唐·李白《塞下曲·其一》 大意:五月的天山覆盖了一层雪,没有花,只有寒冷。吹奏一曲折柳,春光从未看见过。
表现了边塞的生活环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处:《警世贤文·勤奋篇》 大意:宝剑需要不断的磨砺才能更加的锋利,梅花只有经过寒冷香气才能散发出来。 表现了要经历层层磨难才能取得成功。
4.表达顽强生命力的诗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就像如画里,山晓望晴空肯定。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肯定。
形容生命力顽强的诗句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隆替。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明代诗人张九一曾加入过李攀龙的诗社,被列为“经典诗句后五子”之中,其诗秀拔流逸,英气奇崛。此诗是他搭船经长江三峡至江西九江途中,饮酒而观山水但仍然难消胸中郁闷心情的作品。
回答者: 麻雀要革命等级:中将时间:零九-零八 零八:零三《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气象晚来秋肯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肯定。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肯定。随便春芳歇,天孙自可留肯定。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肯定。 银筝夜久周到弄,心怯空屋不忍归肯定。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肯定。 秋风吹不尽,老是玉关情肯定。 何日平胡虏,夫君罢远征肯定。生命力旺盛的诗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就像如画里,山晓望晴空肯定。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肯定。
诗人在船上借酒释愁,想到自己那不值得珍视的身体也就更为放得开。《晋书》中载嵇康自视其身体为“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但他对《广陵散》不能流传下去却深为惋惜。儿行千里母担忧诗句 儿行千里母担忧歌词 张九一能抛开生去世大念敞开胸怀,故能酒照喝,事照做,人照骂,仍然一个刚直不阿的`词客酒人兼官员。“楼台三峡月,鼓角九江春”,是诗中的过渡句,言说他沿江而下的经历,但用一“月”字一“春”字,却赋予了此句不平常的内涵。生命力旺盛的诗句 他作为山水游客不仅在阅览山水古迹,也在体会着长江的汗青和长江上无数风流人物的故事,这便自然引出后面诗句的感慨。
5.七言六句描写中秋的古诗
1.《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
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译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6.形容人坚强的诗句有哪些
竹石·郑燮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