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句的考卷和答案(古诗词试卷答案)

1.古诗词试卷答案

一、填写古诗名句。

粉身碎骨全不怕,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沾衣欲湿杏花雨,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欲饮琵琶马上催。 ,五千仞岳上摩天。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天下三分明月夜, 。

毕竟西湖六月中,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路上行人欲断魂。 等闲识得东风面, 。

始知锁向金笼听, 。 ,将谓田中谷自生。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春风送暖入屠苏。

纸上得来终觉浅,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谁言寸草心, 。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二、按照要求填写诗句。1、描写山水的诗句有2、歌颂友谊的诗句有:3、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有:4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句有:5、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有:6、写友人送别的诗句有:7、反映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有:春: 夏: 秋: 冬: 8、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9、描写竹、柳等植物的诗句10、描写鸟类等动物的诗句11、描写梅花的诗三、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6分(1)柳树: (2)小草: (3)春雨: (4)梅花: (5)黄鹂: (6)庐山: 四、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上序号)7分⒈《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①孟郊 ②高适 ③白居易 ④杜甫〕⒉《塞下曲》的作者是( ) 〔 ①刘禹锡 ②卢纶 ③张志和 ④柳宗元 〕⒊“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

〔 ①杭州 ②苏州 ③扬州 〕⒋《山行》描绘了( )的景色。 〔 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5.于谦是( )诗人。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清朝 ④明代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 )。〔 ①李白的《静夜思》 ②李白的《望庐瀑布》 ③李白的《赠汪伦》〕7“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

〔 ①乘、搭 ②同“座”③因为 〕五、按古诗内容填空。6分⒈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绝句》《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 。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是 ,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2、“时值清明,客居外地的人难免生出思乡之情,绵绵的春雨,更惹起行旅之人的愁绪”相对应的诗句是 , 。

它出自 代诗人 的《 》。答案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7、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不会9、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1)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5)黄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六、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上序号)7分 ⒈《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 4)。

〔①孟郊 ②高适 ③白居易 ④杜甫〕 ⒉《塞下曲》的作者是( 1) 〔 ①刘禹锡 ②卢纶 ③张志和 ④柳宗元 〕 ⒊“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姑苏”是指( 2)。 〔 ①杭州 ②苏州 ③扬州 〕 ⒋《山行》描绘了( 3)的景色。

〔 ①春季 ②夏季 ③秋季 ④冬季 〕 5.于谦是( 4)诗人。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清朝 ④明代 〕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 3)。

〔 ①李白的《静夜思》 ②李白的《望庐瀑布》 ③李白的《赠汪伦》〕 7“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1 )。 〔 ①乘、搭 ②同“座”③因为 〕 七、按古诗内容填空。

6分 ⒈在《登鹳。

2.古诗 中考试题

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7.①不尽②终要,终当 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2009年河池市(一)浣溪沙 苏 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7.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 的看法,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

6、C 7.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2分)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2009徐州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分)最爱(爱) 11.(2分,描写的景物和表现出的春的特点各1分)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9.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2010年徐汇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8.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2分)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地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7.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这里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8.B广西博白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A.首句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冷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朦胧之美。B.“夜泊秦淮近酒家”句中,点明“夜泊”,交代写诗的时间、地点;以“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C.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及无限的感慨。

批判了“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及听歌的达官显贵。D.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抒发了诗人对世风日下和时局的担忧。

E.这首诗情景交融,含义深刻,格调高昂,读来令人心为之一震。CE.郧西县上津镇初级中学2010年中考模拟考试观 沧 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3.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

考卷,诗句,答案

3.带雪诗词初二语文试卷题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9.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关于诗句的考卷和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