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说亲情的首两字挽袖(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
1.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 孟郊:《游子吟》)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唐 杜牧:《归家》)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初唐 宋之问:《渡汉江》)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渭城曲》)
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13,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4,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 李清照《菩萨蛮》)
1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 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2.关于亲情的古风诗句
1. 【但道眼前终有憾,若论身后总难追。
天涯薄命可怜伊】出自清代龙启瑞的《浣溪沙》。意思是:只说是身边的人生命终结而有遗憾,但若是说到死后的情景也总难追述,想起你红颜薄命,怎不令人悲怜、哀叹。
词句表达了对亡妻的一片至情和词人孤寂的情怀。2.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出自王应麟《三字经》。
意思是:生养了子女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是教师在偷懒。3.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自关汉卿《玉镜台》。
意思是:只要做了一天的老师,就会终生受到学生们像对待父亲那样的尊敬。4.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出自《汉书·元帝纪》。
意思是:百姓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故土难离,这是百姓的天性;亲人能够相聚,是人们的愿望。附:聚。
5. 【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出自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意思是:物品因稀少而珍贵,人到老年,更加疼爱孙辈。
6. 【夫妇之道,有义则和,无义则离】出自《汉书·孔光传》。意思是:夫妇之间的准则就是有情义就合在一起,没情义就分开。
道:准则。义:情义。
7. 【角声悲咽下城楼,未到天明,白了人头】出自清代勒方锜的《一剪梅·送妇梓至潞河》。意思是:暗夜里,从城楼上传来悲凉呜咽的号角声,天还未亮,守灵的人已是愁白了头。
8. 【沧桑尘事,梦回争忍重说】出自清代冯煦的《百字令·乙未七月十八日感赋是日亡妇五十生日也》。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尘事:指世俗的事。争忍:怎忍。
争,怎么。意思是:妻子故去已难再生,回忆的往事如云烟一般缥缈逝去,梦醒后,沧桑往事又怎么能够再次被提起。
词句表现了作者沉痛、悲凉的心境。9. 【谁知游子天涯别,一任闺芜日夜深】出自清代顾炎武的《悼亡》。
天涯别:指夫妻各居一方不能时常团聚。闺芜:诗中指丈夫远游后的闺房清冷寂寥。
意思是:我每日在外奔波,离家甚远,不能时常与你相聚,任凭你的闺阁日夜凄清。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愧疚之情。
10. 【焉得长江俱化酒,将来浇尽古今坟】出自明代薄少君的《悼亡》。焉:怎么。
将来:拿来。意思是:如何才能把滔滔的长江之水都化作祭奠的酒,我要把它拿来浇遍古今仁人志士的坟茔。
11. 【腰肢暗想风欺柳,粉态难忘露洗花】出自五代王涣的《悼亡》。意思是:我常常想起你那娇柔的身体,像初春的新柳弱不禁风;还有你那美丽的容颜,就像晨曦中带露的鲜花令人无法忘记。
诗句通过对妻子容颜的描写,来表现对亡妻的挚爱。12.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出自晋代潘岳的《悼亡》。
寝息:睡卧,休息。沉忧:沉重的忧愁。
意思是:我睡觉的时候也不曾忘记故去的妻子,日久天长,那哀愁积聚越聚越多以致使我几乎不能承受。诗句写出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厚感情。
13.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出自三国魏曹丕的《寡妇》。没:同“殁”,死。
怀:思恋。意思是:我愿随你一同去死,怎能忍受长久的思恋和不尽的哀愁。
诗句写寡妇思夫之悲痛,表现了她对亡夫的深切怀念。14.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出自唐代元稹的《遣悲怀》。
意思是:你活着的时候,我们常常开玩笑似的谈论死后会是什么情景,哪知道当初的戏言竟然出现在眼前。15. 【昔为连理木,今为断肠枝】出自元代傅若金的《百日》。
连理木:即“连理枝”,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的夫妻。断肠枝:与连理木相对,形容悲痛到极点。
意思是:昔日夫妻卿卿我我,恩爱亲密似枝条连生的连理树,如今你故去了,只剩下我却又似断肠枝一般,令人感伤满怀。诗句描写了对亡妻的哀痛。
16. 【他年冢上相思树,连理终应向尔幡】出自清代赵翼的《悼亡》。冢:坟。
连理: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的夫妻。尔:你。
幡:通“翻”,变动的样子。等到百年之后,我也命归黄泉,但愿我们的坟前的相思树,两棵树枝连生一起,始终倾向你那一边。
17. 【地上有身无放处,不知地下可相安】出自明代薄少君的《悼亡》。意思是:在这内忧外患的混沌人世上难有安身之处,不知身在九泉之下的你能否身心安然?诗句表现了对亡夫的关切之情。
19.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出自唐代裴羽仙的《哭夫》。成万古:指丈夫亡逝。
贱妾:古时女子谦称。意思是:丈夫去后,所有与他联系的音信都断绝,从此他成了万古亡魂,只留下独守空闺的我,只有把无限的悲愁都寄托给惨淡的黄昏。
20. 【只有长歌能当哭,更无芳草与招魂】出自清代龙启瑞的《浣溪沙》。芳草:此处指还魂草,传说中一种可以使染疫而死者回生的香草。
招魂:招回其魂灵。意思是:只有那凄惨悲壮的长歌,能够当作我的哀泣,可是天下之大,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返魂草为亡妻招魂呢?。
3.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
1. 《蓼莪》——先秦 佚名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2. 《送母乡》——唐 李商隐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3. 《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 《别老母》——清 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5. 《慈乌夜啼》——唐 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6. 《十五》——宋 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7. 《慈母爱》——元 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于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4.赞颂亲情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送母回乡》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倪瑞璿《忆母》参考资料:
5.关于“母子情”的诗句有哪些
1、母子情诗句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3、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劝孝歌》4、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5、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劝孝歌》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7、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8、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9、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格言集锦》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1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1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1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15、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慈乌夜啼》 白居易关于“母子情”的千古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自中唐孟郊的《游子吟》。1、《游子吟》的原文: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游子吟》的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19328.aspx。
6.一首表达亲情的古诗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