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山的诗句有哪些(中国名山的诗句)

1.中国名山的诗句

1.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唐. 李白

2.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唐. 杜甫

3.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独酌》唐. 杜牧

------------嵩山-----------

1.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下山歌》唐. 宋之问

2.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 白居易

3.嵩山高万尺,洛水流千秋。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唐. 杜牧

------------华山-----------

1.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咏怀》魏晋. 阮籍

2.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唐. 白居易

3.华山秦塞长相忆,无使音尘顿寂寥。

--《玄元观送李源李风还奉先华阴》唐. 皇甫冉

------------峨嵋山----------

1.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长恨歌》唐. 白居易

2.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乡思》唐. 薛涛

3.官辞凤阙频经岁,家住峨嵋第几峰。

--《春云》唐. 韦庄

-----------九华山-----------

1.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 杜牧

2.三年未到九华山,终日披图一室间。

--《题西隐寺》唐. 封敖

3.却是九华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边。

--《别池阳所居》唐. 罗隐

2.描写山的古诗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名山,诗句,有哪些

3.有哪些名山大川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天门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西塞山怀古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律】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华岳 年代:【唐】 作者:【王维】 西岳出浮云。

积雪(一作翠)在太清。 连天凝(一作疑)黛色。

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一作大)寒。

森沈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一作开)。

造(一作变)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一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

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一作岳崎)。

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

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一作神)祗望幸久。

何独禅云亭。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五古】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绿。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登商山最高顶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古】 类别:【游仙】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君山 年代:【唐】 作者:【程贺】 体裁:【七绝】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自古无。 原是昆仑顶上石,海风飘落洞庭湖。

4.描写山的古诗

平都山 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平都观 范成大 神仙得者王方平, 谁其继之阴长生。 飘然空飞五云屏, 上宾寥阳留玉京。

石炉丹气常夜鸣, 龙光万柏森年龄。 峡山逼侧泯江旋, 洞口福地古所铭。

云有北阴神帝庭, 太阴黑簿囚鬼灵。 自从仙都起岩扃, 高霞流电飞伏精。

晖景下堕烁九冰, 塞绝苦道升无形, 至今台殿栖岑屏, 隋污唐垩留丹青。 上仙怪寄溪如清, 瑶池仙杖纷娉婷。

琅敖赴节锵欲鸣, 我来秋暑如炊蒸。 汗流吁气衣枯藤, 摩挲众迹不暇评。

聊记梗概知吾曾。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受禅学影响颇深, 故部分诗流露出虚无寂灭的思想。范成大二十九岁中进士,任过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等职。

南宋年间 (公元1175年),范成大任成都路安抚使时,来丰都视察,登游平都观,留题下诗。 (注释)(1)平都观:即今“天子殿”。

(2)吏部员外郎:吏部,隋唐以后,中枢(中央)设六部,吏 部是其中之一。其职能是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考核等事务。

员外郎,部内分司,司的长官 为郎中,郎中以下有员外郎,是郎中的付职。吏部员外郎,即吏部郎中的付手。

(3)屏,古代贵族妇女 所乘有帷幕的车。(4)旋,水流回旋。

(5)扃,音卷,门。上闩,关门。

(6)琅敖,古乐器名。(7) 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也指帝都。

(8)寥阳,指寥阳殿,今称奈河桥。(9)成都路安抚使,南宋 时,将全国设十六路,四川当时叫成都路。

安抚使,宋代一官名。 题平都山 苏轼 足蹑平都古洞天, 此身不觉到云间。

抬眸四顾乾坤阔, 日月星辰任我攀。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但也有些作品表现 出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消极情绪。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轼考取进士,做过翰林学士。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 ,苏轼自成都去汴京(今开封),途经丰都,写下“平都山”等诗。

(注释) (1)平都山:据《丰都县志》载:“治东北一里。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

旧志谓平 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汉仙人阴长生、王方平炼形于此。

传麻姑过之有留题绝句。”后人依据苏轼“平 都天下古名山”这句诗,渐改平都山为“名山”,一直沿用至今。

(2)蹑:踩、踏的意思。(3)眸:音 木,泛指眼睛。

(4)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此引申为天地的代称。

平都山 苏轼 山前江水流浩浩, 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 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 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 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 去如旋风搏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 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 餐霞绝粒常辛苦。 安得独从逍遥君, 冷然乘风驾浮云。

超世无有我独存。 (注释) (1)峥嵘:高峻貌。

(2)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名。内容是七言歌决,讲说道 家养生修炼的道理。

(3)度世:旧谓脱离现世。(4)逍遥:优游自得貌。

仙都山鹿 苏轼 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拘束。 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 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 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 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 满山秋草无形迹。

(注释)(1)怅望:怅然怀想。(2)萧瑟:树木被风吹指所发的声音。

(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平都山留题 吕洞宾 盂兰清晓过平都, 天下名山所不如。

两口单行人不识, 王阴空使马蹄虚。 一鸣白鸟出青城, 再谒王阴二友人。

口口惟思三岛好, 抬眸已过洞庭春。 (作者简介) 吕洞宾,又名吕纯阳(793-?),相传为唐京兆人。

唐朝会昌中,两举进士不弟, 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时年六十四岁。曾隐居终南山等地修道,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 俗传为八仙之一。

还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 (注释) (1)盂兰:指盂兰盆会,佛教仪式。

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所举行。 盂兰盆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救倒悬”。

(2)三岛:《汉书.郊礼志上》:“自威、宣、燕、燕昭使人入海,求逢莱、方丈、瀛洲,此三种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后用三岛来泛指想象中的 仙境。

5.描写名山的古诗

望岳

作者: 杜甫

西岳嶙曾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作者: 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欤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崇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感衰俗,神其思降祥。

还有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名山的古诗

你好!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咏华山》宋代: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武夷山》唐代:李商隐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独秀峰》清代:袁枚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初见嵩山》宋代: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登太白峰》唐代: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登峨眉山》唐代:李白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夏日山中》唐代: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六盘山诗》清代:梁联馨绕径寒云拂步生,漓岏青嶂压孤城。

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山外烟霞闲隐见,世间尘土自虚盈。

劳人至此深惆怅,樵唱悠悠何处声。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名山的诗句有哪些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