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丧母的诗句(丧母的悲愤诗句)

1.丧母的悲愤诗句

都说人生当中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年幼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曾经年少无知的我只觉得年幼丧母是最大的悲痛,随着年岁逐增,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句话的人生哲理,今天再次听到这句话,让我更加的感慨万千!

人虽有生老病死,但是突发性的死亡,突然的即将与你至亲至爱的人诀别,各自走向不同的世界!那种悲痛岂能用世间的言语来形容,那份心情难以言表,内心的苦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21岁了,少了孩提时的年幼无知,少了儿时的年少轻狂,少了曾经的任性与鲁莽,更多的是知道理解与包容,明白从容与淡定,懂得豁达与宽广!不再去责怪任何人,不再去感叹自己的不幸。。我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依然由我自己主宰!

我依然会坚强的走下去,相信在天堂的你永远陪伴着我!正如你给我取的名字一样,我深信自己--卓尔不群!

2.母亲去世,悼念的诗句

祭词----悼念母亲去世十周年

金堤河中水,春苦夏泛滥来,三千六百顷,一夜水漫漫。

可怜阿娘骨,墓厝河南弯,何事人生苦,逝去水亦湔。

曾记祖母言,六五七五年,我家无粮米,老少受饥寒。

阿娘日做食,夜纺五更棉,姑叔二五二八岁,膝下有三囝。

上孝二老康,下教童子贤,亲临老少朋,终生未失颜。

阿娘生来跛,先天髋骨脱,十年恶人笑,日久心自阔。

常忍步行疾,腰疼不言疴,积得尿毒症,身有千百浊。自

数日无饮食,体庸背已驼,寻遍五湖四海医,未解归西噩。

自知病危时,伏耳阿爸托:旺儿小囡多,庭中时不和,

胜媳常在外,鞋衣未曾学,三媳虽持家,利儿年还弱,

最念四老在,年迈无人佐,相诉言未尽,泪涌已哽呃。

已尽人生苦,应享天伦乐,哀怨天不义,善人何命薄!

十里有风俗,入殓梳洗容,撩掩梳洗事,皆有孝子行,

今生无归路,对持笑脸迎,哪待封棺时,噫泣zd悲发声。

人随日落去,出殡夜五更,劲风感人意,鸡知啼不鸣。

殡没新坟高,钱楼随焚升,归来堂前看,人去楼已空。

生前有赍愿,苏杭二州行,尝若人去有灵气,托梦儿与同。

妣别十年整,坟添碑未成,有言墓前祭,缅怀养育情。

诗句

3.悼念刚去世母亲的诗词句

母亲

母亲慈爱的目光

运行在水面上

生命的清辉在柔波间荡漾

母亲拧紧发条太阳摇摆起来

母亲弯下腰抱起儿时的我

母亲说

这是她一生最甜美的时刻

母亲拿来太阳星星月亮

还有书我的房间里没有黑暗

母亲生气的时候就像雷雨响了又哭了

母亲哭了她用眼泪给我洗澡

母亲的爱汇成海我在海边 ——长大

母亲从来不说她的头发是染过的

母亲还是姑娘的时候

就特别喜欢抱别人家的孩子

母亲喜欢种菜

一到晚上园子里满了小虫们的喧哗

母亲病了我就赶回家看望伺候

默默地敬着孝心

母亲真的老了

她抚摩着我的手不停的说

回家

昼是妈妈的一只眼睛

夜是妈妈的另一只眼睛

白天有阳光铺在我的脚下

夜晚有月光盖在我的身上

妈妈和我

妈妈是春天

我是一棵小草

绿色的音响是我和妈妈在笑

妈妈

你十六七岁

走进我们这个家

过着贫穷艰苦的生活

次从有了我们姊妹三个

你的日子过的更加拮据

你含辛茹苦

把我们养大

还没有得到儿女们

太多的孝敬

你就离我们而去

我们在你的灵前

痛哭哀留

我们披麻戴孝

为母亲送葬

愿母亲在九泉之下

安息吧

4.丧母的悲愤诗句

都说人生当中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年幼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曾经年少无知的我只觉得年幼丧母是最大的悲痛,随着年岁逐增,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句话的人生哲理,今天再次听到这句话,让我更加的感慨万千!人虽有生老病死,但是突发性的死亡,突然的即将与你至亲至爱的人诀别,各自走向不同的世界!那种悲痛岂能用世间的言语来形容,那份心情难以言表,内心的苦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 21岁了,少了孩提时的年幼无知,少了儿时的年少轻狂,少了曾经的任性与鲁莽,更多的是知道理解与包容,明白从容与淡定,懂得豁达与宽广!不再去责怪任何人,不再去感叹自己的不幸。

我的生活依然充满阳光,依然由我自己主宰! 我依然会坚强的走下去,相信在天堂的你永远陪伴着我!正如你给我取的名字一样,我深信自己--卓尔不群。

5.关于失去父母的诗句

1、《小雅·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

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

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

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

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2、《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3、《忆父》 清代: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译文:吴地的树,燕山的云,南北相隔,隔断了音信。

两地迢迢万里,思念的愁恨有多少,让人如何去诉说。只有在梦里,才不用担心长安的天长地远。

我的魂儿多少次乘风去看望您,问问父亲的生活身体可安好。 4、《岁暮到家 》 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5、《国风·邶风·凯风》 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6.纪念父母去世的诗句有那些

《诗经.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译文

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没有不幸事,独我为何遭此劫?

南山高峻难迈过,飙风凄厉人哆嗦。大家没有不幸事,不能终养独是我!

==================

白居易《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7.思念 逝去的母亲的诗句

1、怀念母亲

唐代:袁戈

夜雨潇湘灯火昏,清明时节鹒声闻,

伤魂最是家千里,泪看高堂少一人。

译文:晚上伴着雨水和昏暗的灯光匆匆往家里赶,清明时节鹒的声音随处可见。最伤心的时候离家千里归来时,发现家里的母亲已经不在,不禁泪流面满。

2、思母

元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已经离世,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想起来去年五月份梅雨季节里,母亲曾经典当了袈裟买回了粮食谷物。

3、寒食上冢

宋代: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译文: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我的母亲。

4、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5、今生今世

近现代:余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8.对已逝的母亲表达忏悔的诗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2]

名句出处1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附 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却因利益去辅佐奢华的君王,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小事和他绝交,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孔子的学生十人中有三人辞别回家赡养双亲。

名句出处2

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原话当是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是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此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其实这句话出自《孟子》,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告子。

9.对已逝的母亲表达忏悔的诗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 名句出处1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孔子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

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

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附 译文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

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

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却因利益去辅佐奢华的君王,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小事和他绝交,这是过失之三。

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

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孔子的学生十人中有三人辞别回家赡养双亲。名句出处2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待,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原话当是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是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

此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

其实这句话出自《孟子》,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告子。

关于丧母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