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诗句中关于雪(小学含有雪的诗句50首)
1.小学含有雪的诗句50首
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二、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出处:唐·韩愈《春雪》
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出处: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四、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出处:宋·陆游《除夜雪》
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出处: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2.求古诗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
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唐代诗人高骈的《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此诗前两句描写雪景,运用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沾青枝、使青枝变白的状态,也暗写了诗人临窗观赏的经过。
后两句抒情,以希冀大雪覆盖“人间恶路歧”来表达诗人铲平人间罪恶的心愿。这里,上文的描写雪景为下文的抒发情感作了铺垫,而下文的抒情则使上文的写景有了着落,可以说,情由景起,景为情染。
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雪中忆李揖》、孟浩然的《赴京途中逢雪》等。 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便是景中有情,情景“互藏其宅”,水乳交融,“妙合无垠”的。
从表面看,这首诗犹如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大雪纷飞,天昏地暗,群山不见鸟飞,众路断绝行人,只有一位渔翁披蓑戴笠,驾着一叶扁舟,在寒江独钓。 其实,它创造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②,风雪寒江独钓图中,分明蕴藉着诗人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情绪。
读之,令人回味无穷,领略到“韵外之致”③,“味外之旨”④。像这样情景交融的咏雪诗,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少,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张孜的《雪诗》、陆游的《弋阳道中遇大雪》等。
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以屋内衾枕不暖、屋外雪压竹枝来衬托雪之大、雪之寒。如此写法,较之直说雪大而寒要有韵致得多。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寒,也采用了这种衬托法,此诗脍炙人口,这里就略而不引了。 至于用比喻来写雪的诗数量更多,表现上也颇具特色。
有用一物作比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分别用“梨花”、“银”比雪,异曲同工。 有用两物作比的,如“萦空加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以“雾转”比漫天飞舞的雪花,“似花积”喻石阶上的积雪,两个比喻,一个着眼于描绘飞雪的动态美,一个则致力于展现积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贴切生动。
也有用数物作比的,如庾信的《郊行值雪》诗:“……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 还如驱玉马,暂似猎银獐……薛君一狐白,唐侯两骕骦……”前四句以六瓣花比雪花之形状,以“冰珠”比雪之光泽,以“驱玉马”、“猎银獐”比雪之色彩、雪之动态。
后两句以孟尝君洁白的狐裘、唐成公洁白的良马比雪之色彩(严格说,这是用典)。这一连串的比喻,从不同角度描写雪,真个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⑤的。
咏雪诗用以作比的物,有银、雾、玉、马等,而更多的是花,这从上文诸例中可窥见一斑。虽然同是以花喻雪,但咏雪诗却千姿百态,各呈异彩。
3.描写雪诗句要求是自己编的,爱问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2、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4、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5、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4.你还知道关于雪的诗
【太宗皇帝《望雪诗》】秋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宋鲍昭《刘公干诗》】朔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下,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年。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梁沈约《咏雪应令诗》】思鸟聚寒芦,苍云轸暮色。
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骛情极。
弱挂不胜枝,轻飞屡低翼。玉山聊可望,瑶池岂难即。
【梁裴子野《咏雪诗》】飘飘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 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花。
【梁何逊《咏雪诗》】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新。
若逐微风起,谁言非玉尘。 【梁吴均《咏雪诗》】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
【梁刘孝绰《对雪诗》】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 讵比咸池曲,飘飘千里飞。
耻均班女扇,羞俪曹人衣。浮光乱粉壁,积照朗彤闱。
【陈张正见《玄圃观春雪诗》】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拂鹤伊川上,飘花桂苑中。
影丽重轮月,飞随团扇风。还取长歌处,带曲舞春风。
【又《应衡阳王教咏雪诗》】九冬飘远雪,六出表丰年。 睢阳生玉树,云梦起琼田。
入窗轻落粉,拂柳驶飞绵。欲动淮南赋,乱下桂花前。
【隋王衡《玩雪诗》】寒庭浮暮雪,疑从千里来。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
璧台如始扌,琼树似新栽。不待阳春节,谁持竞落梅。
【陈子良《咏春雪诗》】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上官仪《咏雪诗》】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董思恭《咏雪诗》】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 良书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5.小学描写雪景的诗句 古诗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1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14、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1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 18、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采薇》 1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别老母》 20、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22、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2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5、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26、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卢梅坡《雪梅·其一》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30、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33、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36、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38、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39、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40、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4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对雪二首》 42、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43、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4、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5、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4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47、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48、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 49、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50、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王令《暑旱苦热》。
6.含雪的诗句100首小学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7.请问谁知道描写雪景的古诗,要小学的
陶渊明(晋)
凄凄岁暮风,
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观雪
杨万里(宋)
最有名的一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