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花神的诗句(赞美花神的诗词)

1.赞美花神的诗词

《菜根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空云卷云舒。”

在中国人眼中,赏花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事情。闲看花开花落,更是天生带着文人的浪漫与闲适。

古时候,更是给一年的十二个月都安排了“司花之神”,更有花朝节庆贺百花生日。中国人之爱花,可见一斑。

一月赏兰花开,二月看梅花开,三月贺桃花开……而到了九月,“风流直欲占秋光”的桂花盛放,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鹧鸪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浅黄色的花瓣娇小,清幽的香气扑鼻,她温顺又娇羞,疏离于尘世之外但香气却久久地萦绕人间。

无需用浅绿的枝叶去陪衬,也无需用深红的大花骨朵儿招摇过市,她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足以令梅花妒忌、菊花害羞。灵隐寺唐代: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秋日的灵隐寺依然寂寂。登上寺中高楼,远眺便是壮美的沧海落日,浓浓的桂花香与佛香融合在一起,冉冉地飘向天外的云雾之中。

这一缕缕的桂花香,给秋日的绝美胜景,注入了灵魂。

十二花神对应的诗句,描写十二花神的诗句,十二花神杯诗句

2.写张嫣花神的诗

诗人于进水咏十二花神诗

(一)

寿阳公主檐前睡,正有精灵额上飞。

留下梅花妆丽质,人间从此梦冰归。

(二)

可恨人间多少事,只能付水向东流。

当年坡上佛堂畔,二月花魂泪故俦。

(三)

妖冶仙姿世外人,风华绝代透帘春。

纵然风雨来相迫,亦自高洁傲俗尘。

(四)

自小窗前明月下,李白起舞我吟歌。

千年他是花王誉,今日我来执玉科。

(五)

满腹才华情却羞,少言寡语敛深眸。

真心直待人民冀,烈火喷烧热血流。

(六)

西子含羞泪入吴,恰如荷藕在淤污。

他年身退功成后,并蒂花开荡五湖。

(七)

长河侧畔秋葵立,天地精华一览收。

为报君国兴社稷,朝开暮落也风流。

(八)

二十四岁几春秋,花信年华志已休。

淡淡幽香飘野陌,浓浓诗韵醉月眸。

(九)

都因世态好炎凉,遍访南山采玉霜。

归去浇培菊树下,催开风雨也含芳。

(十)

芙蓉城内芙蓉醉,脸罩飞霞顾盼辉。

致使曼卿跌下马,如今自愿主璇闺。

(十一)

长安细雨裹寒风,请命诗王踏客程。

满目文章兼济策,山茶冬月寄心声。

(十二)

自古中华多烈女,三千湘水最深知。

柔波尽是斑斑泪,湛润水仙朵朵姿。

诗句,十二花神

3.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

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

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山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诗人那不畏强权的真性情,如同山茶般不畏寒风暴雨,后人以茶花来赞誉白居易诗歌中的端庄高雅的姿容秀气,尊他为十一月花神。

4.请问十二(月)花神指的是哪十二种花(详解)?十二花神杯又是

十二花神 俗传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

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

历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12个月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了。

一月兰花神屈原 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二月梅花神林逋 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

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 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

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 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

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 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一点红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 七月荷花神周敦颐 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 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

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 九月桂花神洪适 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 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

十一月菊花神陶潜 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吟诗自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

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 孙他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现人们还以水仙为“纯洁爱情”的化身。 十二花神的排列次序: 一月花神:迎春花,又名金腰带。

开花之际,正当严冬将尽,春寒料峭之时,所以虽属草花,难列入名品之流,如《花经》说迎春花七品三命,《瓶花谱》把它列为六品四命,但它最先点缀春色,实在是花中的报春使者 二月花神:杏花,有名丹杏。树大花多,在仲春时节开放,《瓶史月表》称它为二月的花客卿,《花经》和《瓶史》把它列为四品六命。

三月花神:桃花。桃花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开放,风姿娇媚,烂漫芬菲。

《瓶史月表》称它为三月的花盟主。《花经》和《瓶史》列它为三品七命。

四月花神:牡丹,人称花中贵主,位居群芳之冠,雍容华贵,茂盛美艳,有国色天香之誉,《花经》和《瓶史》把它列为一品九命。 五月花神:石榴,又名海石榴,丹若,原产中亚安石国,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中原,因此又命名为安石榴。

在初夏盛开,花色红艳华美,果实甘香可口。《花经》把它列为四品六命 六月花神: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

仲夏时节开放,在篮天碧水间亭亭玉立,清新淡雅,芳华内蕴,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因此与佛家有缘,各种佛与菩萨多被描绘成坐在连花座中的形象,体现了不受尘世连累超逸脱俗的意味。《花经》和《瓶史》列它为三品七命。

七月花神:兰花,兰花多生于幽谷,故又有花中幽客之称。兰花的花期很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花开不断,尤其是夏天时花开最盛。

芬芳馥郁,香气怡人。《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七月花盟主。

兰花在花中排名很高,所谓一品九命。 八月花神:桂花,又称月桂,一年四季都会开花,而以八月中秋前后花开最盛,香飘千里,故又得名十里香,《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八月花盟主。

在花中排名较前,所谓二品八命。 九月花神:菊花,盛开在深秋时节,季秋之月,花有菊黄,《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九月花盟主,列一品九命,还把山茶,秋海棠作为它的奴婢。

十月花神:月季,又明长春花,月月红,每月都会开花,一年四季不间断。即使在寒冬时节,草木萧索,百花凋零,月季仍然开放,所以虽然它没有入列《花经》,《瓶史》无品无命,但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十一月花神:梅花。

5.柔似浅云初照水 的诗名叫什么?

是描写十二月令花(分别对应十二花神)的十二首诗中的一首,为二月杏花(花神为杨贵妃)。全诗为: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完整的十二首诗如下:

正月梅花(花神寿阳公主)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二月杏花(花神杨贵妃)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四月牡丹(花神李白)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五月石榴(花神钟馗)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八月桂花(花神徐惠)青岩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九月菊花(花神陶渊明)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十一月山茶(花神白居易)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十二月水仙(花神娥皇女英)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6.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

这句话不能说出自哪里,不过应该是从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化来的,原诗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其中中的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应该是你这句的原型。这两句诗原本典出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诗分咏竹与桂两种植物,分散了且不说,主要在它们没有抓住所咏对象的特点,自然也就不能给读者以美的感受。林逋把两者集中起来,用以形容梅花,这就不仅尽得梅之姿与梅之香的特殊性,而且还是异常地贴切,恰似天生。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作者并没直写梅,而是通过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与梅影相映,朦胧的月色与淡淡的幽香相衬,动与静,视觉与嗅觉,共同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由于这两句诗极佳地捕捉并传达出梅花之魂,所以成为梅的代名词,成为历代诗人咏梅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佳句。所以这里的改字,不得谓之剽窃,因为它是点铁成金,是一种升华之再创造!

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诗写道:“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他认为林逋把唐人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前人写梅的诗全压倒了。

自我感觉,从咏梅意境上,恐怕只有陆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可堪匹敌了。

7.锦水绕花篮,岷山带叶青 全诗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2007-05-25 15:50╰※╮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花为天地灵秀

美的化身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一枝淡贮书天下

我与花心各自香

正月梅花

花神寿阳公主

影斜清浅处

香度黄昏时

二月杏花

花神杨贵妃

沾衣不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月桃花

花神息夫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四月牡丹

花神李白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五月石榴

花神钟馗

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六月莲花

花神西施

年年越溪女

相忆采芙蓉

七月蜀葵

花神李夫人

锦水绕花篮

岷山带叶青

八月桂花

花神徐惠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九月菊花

花神陶渊明

飒飒西风满院载

蕊寒香冷蝶难来

十月木芙蓉

花神石曼卿

江边谁种木芙蓉

寂寞芳姿照水红

十一月山茶

花神白居易

似有浓妆出绛纱

行光一道映朝霞

腊月水仙

花神娥皇与女英

借水开花自一奇

水沉为骨玉为肌

8.“菊花如有士,过时有余香”出自哪首诗呀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调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米以泛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专门吟菊的诗词还真不少呢! 九月菊花闲情致 菊花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漫山遍野的、满园的菊花,花形优美,色彩绚丽,相当迷人。

菊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文学作品中更是有着高情远致的象征,多是用来形容人品出众,高风亮节,洁身自好。 关于九月菊花的花神,自然是那一生爱菊如痴的陶渊明,他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

相传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又至,陶渊明枯坐在宅边菊花丛中,他采了一大把菊花。难耐酒樽空,怎忍花零落。

这时,忽闻马蹄声近,原是江洲刺吏王弘派人送酒来了,于是以掌中菊花作下酒物,欣然酌酒。这个故事后来流传到民间,每到重阳节,饮菊花酒,感受陶渊明的闲情逸致,体会陶渊明的淡泊独立的精神。

九月花神陶令公,鹤发苍颜貌不同。 秋来菊花开尽蕊,江上芙蓉映水红。

重阳节,落帽风,万花凋零寒气冲。 露着衣襟身觉冷,竹炉汤沸火初红。

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红楼梦》中菊花的诗词选了几段 1、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2、3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3、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枝头。 4、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5、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6、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毛泽东《采桑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14唐·李白《感遇》;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释皎然《九日与陆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唐·陆龟蒙《亿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调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米以泛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宋·张孝样《鹧鸪天》: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 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宋·史铸《咏翻集句》: 。

9.

一月兰花神屈原 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二月梅花神林逋 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

三月桃花神皮日休 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

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 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

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 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一点红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

七月荷花神周敦颐 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

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 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

九月桂花神洪适 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

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 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

十一月菊花神陶潜 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吟诗自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

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 孙他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现人们还以水仙为“纯洁爱情”的化身。

另一种说法正月梅花--寿阳公主、二月杏花--杨贵妃、三月桃花--息夫人、四月牡丹--李白、五月石榴--锺道、六月莲花--西施、七月蜀葵--李夫人、八月桂花--徐惠、九月菊花--陶渊明、十月木芙蓉--石曼卿、十一月山茶--白居易、蜡月水仙--娥皇与女英

关于十二花神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