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昆虫的诗句(有关鸟,春.江.夏.秋.冬.河.昆虫.星星.夜的诗词)
1.有关鸟,春.江.夏.秋.冬.河.昆虫.星星.夜的诗词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国外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这是诗的第一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盛夏时“蝈蝈的乐音”。
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以下7行诗,主要写了“蝈蝈的乐音”。还写了“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丛”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喜悦的世界,并以此烘托了夏天白日里“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这是诗的第二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冬日“蛐蛐的歌儿”并将前一节的画面叠加起来,交织成大地的诗歌。用“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领起以下5行诗,主要写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儿”。
“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等语句写出了冬天严酷冷清的景象,“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语句表现了家中的温馨气氛,并以此衬托了“蛐蛐的歌儿”的悦耳动听。结尾两行诗通过联想将“蛐蛐的歌儿”与“蝈蝈的乐音”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的永恒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在诗人的联想中,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夜》夜赛宁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这里有(听觉)又有视觉,夜有与白日的联想与对比,虽然不言静而静自现。第二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的歌唱,这是(以动写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路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
第三节进一笔描写了(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美丽月色)。
3.诗歌赏析蝈蝈与蛐蛐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蝈蝈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诗词版译文
蛐蛐
蝈蝈与蟋蟀
济慈
大地富诗意,绵绵无尽期:
日炎鸟倦鸣,林荫且栖息。
竹篱绕绿茵,芳草新刈齐;
其中忽有声,绕篱悠悠起—
原是蝈蝈歌,欢乐渠为首;
仲夏多繁茂,泛若不系舟,
享之不能尽,歌来不知愁;
偶然有倦意,野草丛中休。
大地富诗意,绵绵永不息:
冬夜洵凄清,霜天多岑寂,
此时有灶炉,火焰暖人心。
蟋蟀乘雅兴,引吭吐妙音;
主人嗒然坐,似眠又似醒,
莫非蝈蝈歌,来自远山青
英文版蝈蝈与蛐蛐
On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 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 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 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4.关于“虫”的古诗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各一首和写离别 思乡 的诗句和带有花鸟虫的诗句
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春风抚面颊,桃柳赞春美。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4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6室内吟春诗,春意增几许。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8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9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10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夏: 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4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6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7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8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9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10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秋: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3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5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6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7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8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9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10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3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
4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9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10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花: 1阳春三月白雪融,桃花苞打已浸红。
2点破万道金光散,树阴遮蔽语喁喁。 3风打花蕾落满地,纤手重拾平地起。
4明知离枝已成局,欲赢花香满枝溢。 5喧声鼎沸已待迟,俏面朵朵轻笑止。
6欲伸月臂触日影,击得粉颊落满枝。 7姹紫嫣红落尘泥,旧时春光莫相提, 8才知花无百日好,自开茅塞解津迷。
9瓣落蕊尽香, 风吻粉颊霜。 10喧声鼎沸已待迟,俏面朵朵轻笑止。
鸟: 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2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6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7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8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9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关于蚂蚱的诗词
1、《白雀群飞益高》——明代陈献章
安能随蚱蜢,跳踯在泥涂。
译文:怎么能跟蚱蜢一样,在污泥中上下跳跃。
2、《春日闲居》——明代钱宰
草晴跳蚱蜢,花暖困狸狌。
译文:春暖花开,天气晴朗,蚱蜢在草地上跳跃,野猫在花下睡觉。
3、《比那莲山杂诗·山中即事》——近现代·汪精卫
小妹捉蚱蜢,荆棘创其指。
译文:小妹去捉蚱蜢,结果山野间的带刺小灌木使她手指受伤。
4、《早起》——宋代杨万里
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
译文:在寒霜中的蚱蜢都快要冻死了,还紧紧抱着挂着霜的树梢不放。
5、《戏题常州草虫枕屏》——宋代杨万里
黄蜂作歌紫蝶舞,蜻蜓蚱蜢如风雨。
译文:黄蜂嗡嗡的叫着,紫色的蝴蝶给它伴舞,蜻蜓低飞蚱蜢跳预示着大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