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邻居的古诗句(形容邻里的古诗词有哪些?)
1.形容邻里的古诗词有哪些?
1.《春怀示邻里》宋代: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2.《西河·大石金陵》宋代: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3.《赠邻里往还》唐代:白居易
问予何故独安然,免被饥寒婚嫁牵。骨肉都卢无十口,
粮储依约有三年。但能斗薮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
唯恐往还相厌贱,南家饮酒北家眠。
4.《冬晓呈邻里》唐代:卢纶
终夜寝衣冷,开门思曙光。空阶一丛叶,华室四邻霜。
望阙觉天迥,忆山愁路荒。途中一留滞,双鬓飒然苍。
5.《新居早春二首》唐代:白居易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地润东风暖,闲行蹋草芽。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2.形容邻居的古诗词有哪些?
1、《题眄上人禅居》(唐)储光羲
真王2113清净子,燕居复行心。结宇邻居邑,寤言非远寻。
丹青丈室满,草树一庭深。秀色玄冬发,交枝白日阴。
江流映朱户,5261山鸟鸣香林。独住已寂寂,安知浮与沉。
2、《送从弟彻东归》(唐)张籍
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奉使贺成登册礼,陪班看4102出降恩书。
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3、《赠田玉卿》(唐)1653 李涉
长安里巷旧邻居,未解梳头五岁余。
今朝嫁得风流婿,歌舞闲时看读书。
4、《酬厉玄》(唐)贾岛
我来从北鄙专,子省涉西陵。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
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
5、《山居》(唐) 李咸用
草堂书一架,苔径竹千竿。难世投谁是,清贫且自安。
邻居皆属学稼,客至亦无官。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
3.赞美邻居的诗句
1、诠释现代城市新的邻里关系,倡导和谐温馨的居住环境.有的人,你寻觅万水千山也无法相遇,而有的人,你是注定要遇见的,比如邻居.中国人相信缘分,把不期而遇不约而同归为缘分,缘分让人觉得温暖,象征着美丽的邂逅和舒心融洽的关系……
2、何其幸,我能拥有如此邻居!何其幸,邻居情是如此和谐!邻居情给我送来爱心,这份爱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邻居情让我拥有友谊,这份友谊犹如汨汨而过的清泉,甘甜隽永润泽我的心田;邻居情为我注入活力,这份活力胜似一剂灵丹妙药,瞬间驱走累日的烦闷疲惫;邻居情给予我温暖,这份温暖仿佛是一缕缕冬日明媚阳光,抚慰着冰冷的心房;邻居情令我充满希望,这份希望仿佛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让黄沙漫天的困顿旅途豁然开朗,迎来惬意……
3、没有亲情,没有约定,是距离和缘分,把我们锁定在,同一片天地,或门庭相对,或墙壁相隔,共同的楼道,出行的胡同,频繁的见面,超常的问候,没有血缘,却有深情, 远亲不如近邻,互帮互助,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珍惜缘分,真诚待人,用行为感动四邻,永远做好兄弟好姐妹,永远做好邻居。
4、几乎每天凌晨四点,即使隔着钢筋混凝土的现浇盖板、即使隔着室内装修的天花板、木地板,仍每每可以听到楼上邻居跑步机的声音,砰砰砰,有节奏性的,虽然很轻。几乎每周的双休日,即使是阳光明媚太阳升起的日子,即使是阴霾密布阴雨连绵的日子,仍每每可以听到楼上邻居麦克风唱歌的声音,有时候是男声,有时候是女声,有时候是男女二重唱。两人的声音非但并不标准,甚至可以说经常跑调。这歌声便顺着高楼的窗户扇、顺着刮来的季节的风,和着楼下马路上传来的汽笛的喧闹声,一起传到紧接着他们的楼下,楼下即是我家的居室。
5、我的邻居是一个四川美女,举止优雅,穿着时尚,待人和气,说话慢声细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双深邃的大眼睛总会带有的几分羞涩的目光,谦虚,矜持,着实让人爱怜。她很有福气,有一个好老公,老公有一份好工作,所以她用不着出去工作,每天在家里浇浇花,种种菜,上上网,典型的现代宅女,全职太太。别看她人长得娇小柔美,但绝不是那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倒是他种的菜园比我们这些一把年纪的人种的还好,什么季节种什么,浇水、施肥、除草样样干的有模有样。我家还经常分享她的劳动果实,她种的黄瓜、南瓜、生菜我们样样吃过,去年种下的大蒜,长得格外茁壮,我想她可能自己还没吃过,就拔了蒜苗给我们送过来,我们还吃过她种的地瓜呢。
6、我庆幸,茫茫人海中我们和阿姨一家相逢,我庆幸,是上苍赐予我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儿,而又是因了女儿把我们两家串成了亲情的纽带。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可这血缘外的真情,不是更真切更宝贵么?阿姨走了。安葬那天,女儿因为要考试没有去。我站在新堆起的坟头前,感慨万千。我跪了下去,抓一把纸钱点燃,心里默念道:阿姨,你安息吧,但愿你在天堂能够幸福!一阵轻风吹来,打着旋儿,旋起那未烧完的纸钱向空中飘去……我想,那大概是阿姨的灵魂吧,如果亡人有灵魂的话。
7、“远亲不如近邻”。爱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细心观察而已。有时候近处的朋友邻居有可能成为我们遇到困难最有力的支柱,更加胜过远方的亲人。人生无常事,谁能保证我们就不会需要他人呢?善待身边的人,因为社会是一个大集体,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世界才会和平。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或许,这种帮助有时只是一个欣赏的眼神,一杯沸热的开水,一个举手投足的善意。可就是那微不足道的行动,就能使花儿开的更加的旺盛,更加的充满活力。
4.形容“邻里”的诗句有哪些?
1.《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
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
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
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
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2.《题眄上人禅居》 年代: 唐 作者: 储光羲 真王清净子,燕居复行心。
结宇邻居邑,寤言非远寻。丹青丈室满,草树一庭深。
秀色玄冬发,交枝白日阴。江流映朱户,山鸟鸣香林。
独住已寂寂,安知浮与沉。 3.《送从弟彻东归》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
奉使贺成登册礼,陪班看出降恩书。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
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4.《赠苗端公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繁总近何如,君才必有余。
身欢步兵酒,吏写鲁连书。坐默闻鼙吹,庭班见雪初。
沉碑若果去,一为访邻居。至老不相疏,斯言不是虚。
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晓角秋砧外,清云白月初。
从军何有用,未造鲁连书。 5.《酬厉玄》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
白发初相识,秋山拟共登。邻居帝城雨,会宿御沟冰。
未报见贻作,耿然中夜兴。 赠邻居袁明府作者:方干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
文章锻炼犹相似,年齿参差不校多。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
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赠东邻王十三作者:白居易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
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居处东西接,年颜老少同。
能来为伴否,伊上作渔翁。题邻居朝代:唐代作者:于鹄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听 邻 家 吹 笙 作者:郎士元 朝代:唐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与瀼溪邻里诗人:元结 朝代:唐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
5.形容邻里的诗句
题邻居
朝代:唐代
作者:于鹄
原文: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赠东邻王十三
作者:白居易
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
居处东西接,年颜老少同。能来为伴否,伊上作渔翁。
赠邻居袁明府
作者:方干
隔竹每呼皆得应,二心亲熟更如何。
文章锻炼犹相似,年齿参差不校多。
雨后卷帘看越岭,更深欹枕听湖波。
朝昏幸得同醒醉,遮莫光阴自下坡。
6.描写“邻居”的诗句有哪些
式瞻北邻居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征士》
结宇邻居邑 ——唐 储光羲 《题眄上人禅居》
北巷邻居几家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
水竹邻居竟不成 ——唐 白居易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
长安里巷旧邻居 ——唐 李涉 《赠田玉卿》
一为访邻居 ——唐 薛能 《赠苗端公二首》
同舍又邻居 ——唐 薛能 《赠苗端公二首》
邻居帝城雨 ——《酬厉玄》
邻居皆学稼 ——唐 李咸用《山居》
吟苦邻居必厌闻 ——唐 郑谷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千里一士如邻居 ——宋 陆游 《寄赵昌甫》
邻居接杖藜 ——宋 黄庭坚 《再和答为之》
倘有邻居酣叫者 ——当代 钱钟书 《贺病树丈迁居》
邻居为我留 ——近代 俞平伯 《端午节》
一自邻居十二年 ——宋 陈藻 《除夜寄妻叔刘丈》
7.宣扬邻里之爱的诗句有哪些
远亲不如近邻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在桐城的家人因建房子与邻居矛盾,互不相让,便写信给他要他利用职权干预纠纷,没想到他回了一份家书劝告:“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来信后很受教育,立即把墙后退三尺,邻居一看,颇受感动,很惭愧,也主动后退三尺,便留出了“六尺巷”。成为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