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诗句小学古诗词试题(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 及答案

雷,(一片冰心在玉壶) 3,(秋收万颗子)。

( ) 采得百花成蜜后、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竹外桃花三两枝)、千 )《村居》——( 二 ) 四、愿君多采撷、莫愁前路无知己、(山外青山楼外楼)。 ( ) 三,立根原在破岩中,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共15分) 苍山远——(白屋贫)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 泥融——(沙暖) 三万里——(五千仞) 千山——( 万径 ) 五、洛阳亲友如相问、云,却教明月送将来。

8,( ),烈火焚烧若等闲,下面古诗中的词语,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不及汪伦送我情。 ( ) 解落三秋叶、夕阳无限好、雷,只缘身在此山中、雨 1、劝君更尽一杯酒、云,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松下问童子、斜风细( 雨 )不须归 5、找数字、万、补充诗句、北风吹雁( )纷纷 3、莫愁前路无知己,孤帆一片日边来,无边光景一时新、朝辞白帝彩( )间 2。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面古诗中的词语,春江水暖鸭先知,( ) 3。

14,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西湖歌舞几时休,无边光景一时新、九州生气恃风( ) 六。(共14分。

8、连线题、黄沙百战穿金甲。 ( 石灰 ) 咬定青山不放松。

7。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明月何时照我还、水村山郭酒旗( ) 7、连线题 (共10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 )4,(不破楼兰终不还),( )10,却教明月送将来,只缘身在此山中。

( 竹子 ) 采得百花成蜜后。 思念故乡 七。

( 蜂 ) 解落三秋叶,( )6,(天下谁人不识君)6。16、九州生气恃风( 雷 ) 六、意欲捕鸣蝉。

孟浩然 杨万里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 )《春晓》—( )《望庐山瀑布》—( ) 《山行》—( )《小池》—( )《忆江南》—( )一、雾、不知细叶谁裁出、劝君更尽一杯酒。12,牧童遥指杏花村。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牧童遥指杏花村、朝辞白帝彩( 去 )间 2、古诗中有许多对仗。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两岸青山相对出)、春种一粒粟、日照澄州江( 雾 )开 6,( )、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但悲不见九州同。 9、日照澄州江( )开 6,(只是近黄昏)。

9,(忽然闭口立),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二。

( 梅花 ) 千锤万凿出深山、君看一叶舟、黄沙百战穿金甲,(言师采药去)、( )。 5。

12、( )、( ),(西出阳关无故人)4、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 15,明月何时照我还。

16,但悲不见九州同,( ),(出没风波里)。 ( ) 千锤万凿出深山、路人借问遥招手。

5。 13、霜。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能开二月花? 苍山远——( ) 窗含西岭——( ) 泥融——( ) 三万里——( ) 千山——( ) 五,如、四 ) 《陶者》——( 十 )《春日》——( 一,( )、霜。14,雨对风,每小题2分) 风、月落乌啼( )满天 4。

7,(二月春风似剪刀)2,孤帆一片日边来。 11,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 1,大陆对长空。

( 风 ) 刚被太阳收拾去、水村山郭酒旗( 风 ) 7、雪? 我家洗砚池头树。 15、月落乌啼( 霜 )满天 4。

《出塞》——( ) 《芙蓉楼送辛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山行》——( ) 《乌衣巷》——(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陶者》——( )《春日》——( )《村居》——( ) 四、( )。 二,( )2:天对地。

风,为谁辛苦为谁甜、北风吹雁( 雪 )纷纷 3,(怕得鱼惊不应人)10。 13、找数字、斜风细( )不须归 5,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雪。

( ) 刚被太阳收拾去:天对地,西湖歌舞几时休,个个花开淡墨痕。 ( 花影 ) 三、洛阳亲友如相问。

(共12分) 《出塞》——( 万 ) 《芙蓉楼送辛渐》——( 一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 ) 《山行》——( 二 ) 《乌衣巷》——( 百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 )。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每小题3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能开二月花,不及汪伦送我情,为谁辛苦为谁甜、路人借问遥招手、春种一粒粟,春江水暖鸭先知,烈火焚烧若等闲、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此物最相思),个个花开淡墨痕,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雨 1、意欲捕鸣蝉。 思念故乡 七。

11、(借问酒家何处有),每小题1分) 1、夕阳无限好。(共16分、雾、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愿君多采撷。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古诗中有许多对仗,立根原在破岩中,( )、松下问童子、不知细叶谁裁出、君看一叶舟、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蝴蝶的诗句古诗词小学,小学菊花的诗句古诗词,关于诚信的诗句古诗词小学

2.小学的古诗词题练习试卷加答案

一、写“月”的诗句有: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这是诗人从自然引起的遐想,对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而产生无限感慨。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亮从海上升起的时候,远隔天涯的双方都在同一时刻看到了。

3、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嵋山月歌》) 这是作者早年写故乡夜景的有名诗句。

高山秋月,月影江流,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清江山月图。暗点秋夜行船,空灵入妙。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唐.李白《把酒问月》) 以月亮为见证,说古人今人来去如流水,人生有限而时间无限。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子成龙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白:诗作于白露节夜晚。前句写见露白而叹自然时序的变迁,后句见月明而思故乡之月更明。

通过心理幻觉,表现对故乡的怀念。在战乱中见露见月,更增其忆舍弟之念。

7、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来。(唐.刘禹锡《石头城》) 淮水:秦淮河。

妇墙:城上的矮墙。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引发了对历史的回忆。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只有明月多情,穿过女墙仍旧照着这古老荒凉的故都,抚今思昔,怎不伤感! 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无赖:无奈。

写扬州独占二分明月,是因望见月亮而思念意中人。 9、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宋.晏殊《蝶恋花》) 谙:熟悉,懂得。离别苦:一作“离恨苦”。

到晓:因为思忆离人一夜无眠。朱户:红色的门窗。

借月抒情,寄托离别的愁思。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但:只。人长久:年寿的长久。

婵娟:美女。传说中住着嫦娥,这里借婵娟指月亮。

这是一句传诵千古的良好祝愿,宽慰离别的双方。 二、写“荷”的句子有: 1、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荷: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大而艳丽、清香;花谢后生莲蓬、结莲子。

荷里活又称芙蓉、芙蕖、菡萏、莲。用拟人的手法写风荷(荷叶受风),恨芳时不再、美人迟暮,怀着壮志未酬之痛。

2、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相伦:相比。尘:比喻渺小。

菡萏:莲花。针对人们重花不重叶的偏见,以荷花为例,说明“红花也须绿叶扶持“的道理。

3、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宋.周敦颐《爱莲说》) 作者给予菊花、牡丹、莲花这三种花不同的美称,以此比喻三种不同品格的人。

但以菊和牡丹衬莲,重点在莲。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描写莲花正直、清香、洁净和高雅,称颂其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以物拟人,寓意深远。

5、小花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才:刚刚。

尖尖角:露出水面的荷叶尖。写泉池风光。

这两句比喻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发现后的惊奇和喜爱。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歌写出六月天的西湖秀色。运用碧绿的荷叶衬托鲜红的荷花,相映成趣。

7、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碧伞:比喻荷叶。

描写酷热的夜晚,观察荷花怕热的动态,体物甚微。 三、美文荐读 故乡的月色 常在月影碎于浮华喧嚣之时忆起故乡的月色。

故乡多山。分散的乡村错落于小盆地的四周和山间,小村之间绿树掩映,古老的民居似与竹与木共生,展示出一种自然、和谐、宁静的景象。

每逢望日之夜,群星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羞涩地躲闪着;远近山峦在月色朦胧中呈现出一派墨绿;隐约可见的邻村偶尔传来几句人声犬吠,使人在静谧和清冷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如水的月光,洒在池面,洒在庭前,洒在衣裳,洒满空间。人在其间,仿佛溶入了月光之中。

因了那静,生命充满了自由之美;因了那光,生活的压力与尘世的烦恼被消解,被稀释。那诗意般的感受即便是一瞬,却因了不能忘怀而变得永恒。

尝在春夜,在小镇看完露天电影,踏着缓慢的步子回家。淡淡的月光洒在地上,伴和着清新的空气,给人以一种特别舒适和谐的感觉。

故乡的山本来是多而不奇,高而不险。可是,春夜的薄雾在月色中给群山拉上一块乳白色的帷幕,使山峰有如汪洋大海中的岛屿,觉着比原有的印象高得多,远得多。

展现在眼前的,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夜,这月色,浸透着难以言表的美!回家的路,我觉得太近了。

为了春夜的留恋和欣赏,我的脚步放得不能再慢。在要敲门之前,仍久久地伫立在门前的石阶上,享受春夜月色之美 尝在夏日的月夜,三两同窗从邻村来,置小几竹椅于池塘边,纳凉,赏月,沏茶,聊天。

池塘种满了莲藕,茂盛的藕叶争先恐后地展示其巨大的叶盖,严严实实地遮住水面。我们虽因此不能领略“静影沉璧”之美,但每一片藕叶中心的水珠在。

古诗词,诗句,试题,补充

3.小学古诗词试卷及答案

诗歌竞赛试卷一、填写下列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7、__________,内举不避亲。8、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二、按要求写诗题。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填写表格。

作者朝代题目名句白居易《忆江南》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四、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2、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3、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4、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

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问答题1.诗歌的分类方法有?()2.唐宋八大家指谁?()3.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指谁?()4.“初唐四杰”指的是谁?()5.《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六.填空题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七、选择题1.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3.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4.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A.应当B.面对C.通“挡”D.吟诵5.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境内。

A.陕西B.内蒙古C.新疆D.甘肃6.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A.李白B.李商隐C.苏轼D.陶渊明7.古时候缠绵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人是()。

A.李煜B.秦观C.李清照D.柳永8.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A.辛弃疾B.陈亮C.陆游D.岳飞9.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八、解释题八.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选自陆游《书愤》()九.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1.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2.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3.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十.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___。(《汉乐府•上邪》)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3.风乍起,___。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南唐冯延巳《谒金门》)4.沙上并禽池上暝,___。(宋张先《天仙子》)5.____,老夫和泪写胭脂。

(清赵翼《赠当筵索诗者》)6.漫云女子不英雄,____。(近代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十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第1---4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1.两首诗作者感受的都是“___”,前者是指____,后者是指____。2.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完全是不同的,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

3.解读两首诗的最关键的一个字,前者应当是“____”;后者应当是“____”。4.下面各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诗句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予以。

4.小学古诗练习题

春夜喜雨

—.——

好雨知时节,——————。

——————,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晚春

—.——

草树知春不久归,

———————。

杨花榆荚无才思,

———————。

社日

—.——

鹅湖山下稻粱肥,

———————。

———————,

家家扶得醉人归。

5.小学古诗竞赛题(有答案)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江上渔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登鹳鹤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塞下曲》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王安石 )所写的《元日》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6.小学综合古诗试卷

古诗复习“十个一”设计理念落实课标精神,诵读经典诗文,提升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化。

题类举隅题类一:背一背1、根据提供的古诗题目,限时背诵。2、限定时间,自由背诵,看能背多少首。

(以上给定的古诗不再重复)题类二:听一听(听录音写诗句)1、听诗句朗读,写所读的诗句。2、听情境描述,写相关诗句。

题类三:默一默(默写下列古诗)1、李绅《悯农(一)》;2、贺知章《回乡偶书》;3、龚自珍《己亥杂诗》;4、王安石《元日》。题类四:连一连1、用线条将下列诗句与其作者连接起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2)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杨万里(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李 白(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 轼(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 继2、用线条把下列诗句与其所描写的季节连起来。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夏(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秋(4)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冬3、用线条把下列诗句与其题目连接起来。(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贾 岛《题李凝幽居》(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刘禹锡《竹枝词》(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商隐《乐游原》(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 白《秋浦歌》题类五:猜一猜(根据提示默写相关的整首古诗)1、这是一首李白的诗,是写李白送别老朋友时写的诗,送别的地点是一座名楼,这首诗是:2、这是一首苏轼写的诗,是一首蕴含深刻道理的诗,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这首诗是:3、看图写诗。

(图略)4、根据谜底写古诗。这首古诗的谜底是雪白的公鸡。

这首古诗是:题类六:写一写(写出符合要求的诗句)1、写出一首古人梅花的诗:2、写出一首古人赞美竹子的诗:3、写出一首古人赞美风的诗:4、诗中有犬的诗一首:5、诗中有蝶的诗一首:6、有中有牛的诗一首:题类七:填一填(填上符合要求的诗句)1、______,______。______,复照青苔上。

2、______,______。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3、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__,______。

4、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__。

5、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在新的生活中,我们要加倍努力,争取在思想、学习等方面_______。6、秋天,满山红叶,层林尽染,真是_______。

7、当年,侵华日军对我们中国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消灭力量。但是,“________,________”,革命力量是永远杀不绝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题类八:画一画(用简单的线条将诗句所描绘的情景画出来)1、小娃撑小艇。2、两个黄鹂鸣翠柳。

题类九:用一用1、写几句话,用上“每逢佳节倍思亲”:2、写几句话,用上你最喜欢的诗句(不能与上题重复):题类十:改一改 请根据毕业临别之际朋友送你的情境,将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稍作改动,创作一首新诗。设计说明古诗应有声有色,不能仅限于听与读,更应用于说与写,这样,古诗才能活起来,有用起来,古诗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田,与他们的灵与肉融为一体;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喜欢上古诗,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补充诗句小学古诗词试题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