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海边的春天诗句(赞美早晨海边的诗句有哪些?)
1.赞美早晨海边的诗句有哪些?
《春江花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海山》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补落迦山访旧游,庵摩勒果隘中州。 秋涛无际明人眼,更作津亭半日留。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年代:宋 作者: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望海楼》 年代:宋 作者: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2.描写海边日出的诗句有哪些?
1、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原文选段: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释义: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选段: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释义: 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
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 3、唐·刘叉 《偶书》 原文选段: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释义: 每天太阳从东海方向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
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4、唐·吴筠 《登北固山望海》 原文选段: 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
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 释义: 云雾在蓬莱岛上生成,太阳从东方极远处升起。
远近千万里都是同一个颜色了,谁能分辨出哪个是天,哪个是地呢? 5、唐鲍溶《思琴高》 原文选段: 烧香寄影在岩树,东礼海日鸡鸣初。 释义: 石头山上的树在烟雾缭绕中若有若无、隐约可见,太阳在鸡鸣声中从东方的海上升了起来。
3.关于大海的诗歌
1、《致大海》-普希金节选: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节选: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致大海》-舒婷节选: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日夜地呢喃,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4、《你见过大海》-韩东节选: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
5、《大海睡了》-刘饶民节选: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参考资料来源:致大海-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来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来源:韩东-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来源:大海睡了-百度百科参考资料来源:《致大海(舒婷)》-百度百科。
4.描写潮水的诗句有哪些?
1、《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2、《十七日观潮》宋代: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3、《观潮》宋代: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译文: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4、《观沧海》汉代: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5、《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5.含有春江的诗句有哪些?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释义: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已经开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
2、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唐朝刘禹锡《踏歌词》
释义:春天月亮出来,江边大堤平宽,堤上走着成队的女子。堤[dī],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4、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释义: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哪里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5、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释义:即使江水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心底里那么多的愁苦。
6、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唐代王昌龄《送别》
释义:春天江边,送友人离去,香草升起一片云烟。
7、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唐朝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释义: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
8、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宋代秦观《调笑令·心素》
释义:这才相信离别之情最让人心底愁苦,解开小舟的发现春天江水已经变暗。
9、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唐朝杜甫《渡江》
释义:春天江水不能渡过去了,二月时已经有大风掀起波涛。
10、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宋代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释义:小船横着截断了春天的大江,躺在船里看绿色外墙的红色高楼一点点耸立起来。
6.有关“戏水”的诗句有哪些
1、池塘彩鸳戏水,雾荷翻、千点珠滴。——宋 佚名《声声慢·梅黄金重》
白话释义:池塘中有颜色艳丽的鸳鸯在戏水,雾下的荷叶,有千点水珠在上面。
2、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宋 释子淳《颂古》
白话释义:水中的锦鲤都在争着戏水很是好笑,但是到最后还是都被钓钩钓上去。
3、蜂蝶丛花鸳戏水,一齐著意向东风。——明 朱让栩《拟古宫词》
白话释义: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鸳鸯在水中戏水,一起像是有意的随着东风飞去,
4、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 佚名《江南》
白话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5、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唐 王勃《仲春郊外》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7.描写海风的句子
海完全变了模样。
我认不清楚平日见惯的海了。潮暴涨起来,淹没了整个海滩。愤怒般的波涛还不住地往岸边打来。风在海上面吼叫地飞舞。海在风下面挣扎地跳动。眼睛望过去,就只看见一片黑暗。黑暗中幻象般地闪动着白光,好像海在眨眼睛,海在张口吐白沫。
浴场已经消失在黑暗里,成了一堆阴影,躲在前面。每一阵风冲过来,就使它发出怪叫。我去找那些岩石,就是这傍晚我在那上面站过的,现在连痕迹也看不见了。
我站在岸边,望着前面海跟风搏斗的壮剧。一座一座的山向我压过来,脚下的石级忽然摇晃似地往后面退。风乘着这机会震撼我的身子。我的脸和手都像着了利刀似地发痛。一个浪打来,那白沫几乎打湿了我的脚背。……
黑暗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海疯狂地拼命撞击岸。风带着一长列的怪声迎面飞过来。这一切都像在寻找它们的牺牲品一般。对着这可怖的景象我也感到惊奇了。平日是那么恬静的海遇着大风的时候也会这样奋激地怒吼起来!
8.“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类似诗句有哪些
类似诗句有:
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3、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4、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相对应的古诗是
1、《垓下歌》
汉代: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2、《惜余春·急雨收春》
宋代: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译文: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
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3、《征妇怨》
唐代: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译文: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由于万里之外白骨无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们。
征妇曾经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即使贫贱却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战场上,今后谁才是她的依靠?肚子里的遗孤生下来怎样哺育?虽然还活着但就像白天的蜡烛那样暗淡无光,生活毫无希望。
4、《点绛唇·闺思》
唐代: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5、《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9.惠崇春江晚景是否全部诗句都体现出了是早春
是的,全部体现出早春。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
“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
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
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王士祯在《渔阳诗话》卷中说:“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
使读者见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从画面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
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