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李清照的诗句(李清照诗词集读书笔记优美的句子)

1.李清照诗词集读书笔记优美的句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 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 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 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 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2.李清照诗词集读书笔记优美的句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诗句,李清照,读书

3.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小题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小题1: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

小题1:试题分析: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首先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一波三折,感人至深。“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比喻,化虚为实,形容“愁”,诗人的愁也有了重量,有了质地,变得可亲可感。

点评: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时,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先看修辞。再看运用了哪一类抒情、哪几种手法,最后看章法特点。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 指出此种手法的效果,如何有效的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例如:兴,百姓苦…)等,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烘托(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白描细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小题1:试题分析: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寻找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鸥鹭都吓飞了。“惊”在这里是惊慌恐惧的意思,说明作者的船行的很快,又很生动地描摹出了鸥鹭那惊慌失措的情态。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时,(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先看练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小题1:试题分析:《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宜人,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武陵春》是作者避乱金华时所做,她历尽乱离之苦,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秋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点评: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4.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颜真卿《劝学诗》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____陆游《读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____谢逸《送董元达》。

5.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释义: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释义: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释义: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释义:“颜如玉”指代美貌的女子。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释义: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释义: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释义: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10、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释义: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

6.与读书有关的诗句

【标题】:读书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标题】:读书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内容】:--------------------

读书肝胆尚轮囷,蠹简堆中著此身。

饱识三千余岁事,已为七十四年人。

镜中衰鬓难藏老,海内虚名不救贫。

只欲从今都扫尽,剩沽春酒答新春。

【标题】:读书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体裁】:五古

【内容】:--------------------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7.有关于读书的古诗

关于读书的诗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____颜真卿《劝学诗》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7、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

____赵恒《劝学诗》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1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11、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1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____陆游《病起书怀》14、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15、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____赵恒《劝学诗》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17、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18、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1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____章碣《焚书坑》20、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____于谦《观书》2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____陆游《读书》22、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____赵恒《劝学诗》2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____孟郊《劝学》24、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赵翼《论诗五首》25、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26、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佚名《论语十则》28、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____于谦《观书》29、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3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8.与读书有关的诗句

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颜真卿《劝学诗》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____陆游《读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____谢逸《送董元达》。

9.描写读书 的诗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____颜真卿《劝学诗》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7、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

____赵恒《劝学诗》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1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11、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13、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14、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____陆游《病起书怀》15、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16、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18、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____于谦《观书》19、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____王禹偁《清明》2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21、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____赵恒《劝学诗》2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2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____赵翼《论诗五首》2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25、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____谢逸《送董元达》26、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2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佚名《论语十则》2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29、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30、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____刘昚虚《阙题》31、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3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____陆游《读书》33、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3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3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____于鹄《题邻居》37、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3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____黄庭坚《送王郎》39、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40、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41、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4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10.关于读书的诗句与名言

1、书籍是最好的朋友。

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3、读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4、怀疑是知识之钥。——谚语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王豫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8、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谚语9、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10、读书补自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1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

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12、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颜之推1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14、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葛洪15、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17、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18、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夸美纽斯19、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2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21、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22、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

——哥尔斯密。

关于读书李清照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