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田园风光的诗句(关于春天的田园古诗有哪些?)
1.关于春天的田园古诗有哪些?
1、绝句二首(杜甫,唐代)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田园言怀(李白,唐代)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4、鹿柴(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5、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延展阅读:春天的田园春天的田园好美呀!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刚刚破土的嫩绿的小草、牡丹花棵上长出了红红的小芽儿、柳枝上露出了一个个小脑袋、黄色的不知名的小花,还有,池塘里的冰融化了,连土地也变得像面包一样很松软。
和煦的春天轻轻地摇着河边挺拔的杨树、亭亭玉立的柳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叶显得光彩夺目。河里会有一些小鱼出现,它们有时会偷偷的探出脑袋,呼吸水面上的新鲜空气,似乎也知道春天来了。
我忽然感到:田园的空气是清新的,田园的天空是蔚蓝的,田园的风景是迷人的,田园的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它会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心情,使人心旷神怡。
2.关于春天的田园古诗
在古典诗词中,春天是四季中最为活跃的季节,它的温馨美好是诗人们写不完,歌不尽的。
本栏目精选了一些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名句(其中也包括元代戏剧中的经典语句),以求为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古人心中的春天。 描写春天的诗句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刘克庄)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
(王实甫)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辛弃疾)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张栻)更多:/zt/13486/。
3.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十首
王维、孟浩然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
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值得注意的是,山水田园诗先秦时候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如《周南·芣苢》,就描写了劳动人民采摘芣苢(车前草)的整个过程,描述的环境就是田园。而象《小雅·鹤鸣》,有人认为是用山水田园的种种景物在比兴人才的高低贵显;而有人认为不是比兴,而是写实,此诗就是山水田园诗之祖.下面细节说说晋和唐的成就东晋: 形成阶段陶潜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
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南朝谢灵运,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
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从重性情的古朴之风向重声色的唯美之风嬗变的第一人。以大量山水诗打破了东晋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对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谢诗中许多世代传颂的名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等,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谢脁,谢朓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他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声研究诗歌中的声、韵、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
谢脁的山水诗与谢灵运齐名,世称二谢;又因谢脁与谢灵运同宗,故又称大小谢。大谢(灵运)的山 水诗尚未脱离玄言诗风的影响,模山范水后总留有玄理的色彩;小谢(脁)的山水诗则完全是自然山水的描绘,玄理成分已消除殆尽。
谢脁的诗语言精美、音韵和谐,体现了永明体诗歌的特点。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清新俊逸,精警工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
谢脁的诗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唐朝:大大发展.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从大处落墨,格调雄浑,气势磅礴,洞庭湖壮丽雄伟的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表现.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甚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灰白的雨幕,碧绿的草地,粉红的桃花,交错组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川春晓图,确实是诗中有画",令人陶醉.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
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盛唐时期。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他们可以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
统治阶级提倡佛老,也造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局面: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
4.关于田园风光春天的古诗词
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5、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6、田园言怀(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5.关于田园风光春天的古诗词
1、《村居百 》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片,是一度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戌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3、《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专,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旅游的心情以及春属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6.田园风光的古诗大全100首
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5、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6、田园言怀(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7、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8、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0、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11、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2、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13、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14、淇上田园即事(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15、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①(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21、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22、春中田园作(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23、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4、新晴野(一作晚)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5、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6、青溪(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7、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8、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9、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新凉(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7.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十首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十首包括: 1、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原文: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2、唐代王维《春中田园作》 原文: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 春天到来屋上有一只杜鹃鸟在鸣叫,村落旁边大片杏花开得雪白。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源脉。 当春归来的燕子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3、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4、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
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
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5、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6、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7、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8、南宋翁卷《乡村四月》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9、南宋雷震《村晚》 原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10、清代高鼎《村居》 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8.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古诗名句大全
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 1、《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3、《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5、《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 唐·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唐·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9.描写春天时节的田园风光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昼出耘③田夜绩麻④, 村庄儿女各当家⑤。
童孙⑥未解⑦供⑧耕织, 也傍⑨桑阴⑩学种瓜。[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在田间锄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不知道。
6. 供:从事,参加。 7.傍:靠近。
8.桑阴:桑树的树阴。 ①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
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这里选的是“夏日”诗一首。
②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③耘:锄草。
④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⑤当家:主持家务。
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⑥童孙:指儿童。
⑦未解:不懂得。⑧供:供奉。
这里指“参加”、“从事”。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的荫凉处。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句意]1~2句:男耕女织,昼夜忙碌。 3~4句:可爱小孩,学习种瓜。
10.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十首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十首包括:1、唐代王维《渭川田家》原文: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2、唐代王维《春中田园作》原文: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译文:春天到来屋上有一只杜鹃鸟在鸣叫,村落旁边大片杏花开得雪白。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源脉。当春归来的燕子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3、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4、唐代王维《终南别业》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译文: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
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
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5、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译文: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6、唐代王维《山居秋暝》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7、南宋陆游《游山西村》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8、南宋翁卷《乡村四月》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9、南宋雷震《村晚》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10、清代高鼎《村居》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