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东吴的诗句(三国东吴诗句)
1.三国东吴诗句
一剪寒梅.七绝.赏双色桃
情侣园中赏碧桃,
红腮素面竞相娇。
玄都观里何曾见?
浩荡东风沐二乔。
铜雀楼台空锁梦;
金龟夫婿最知兵.
国色双花相闰栽,周郎分得小枝来。
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
二乔宅
清王士祯
修眉细细写春山,疏竹冷冷响佩环,霸气江东久消歇,空留初地在人间
洞庭是夫婿战利品,埋香兹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吴恭亨再题湖南省岳息
二乔卷
宋无
一.
又思君,不忘君.犹记小乔初嫁时,玉颜金仗催.
忆周郎,顾周郎.自古沙场少人归,小乔含泪挥.
阿姨渺何存,想当环佩归来,应共话洞庭夜月
老瞒空欲锁,对此松楸凭吊,最难忘赤壁东风
三国美女大乔小乔诗词汇集
绿珠犹作坠楼人,铜雀春深,最恨旧传非礼语;
二女远来巡狩地 ,潇湘月冷,怜固有未归魂
小乔墓庐内一幅对联传诵至今:
绿珠犹作坠楼人,青春痘,铜雀春深,最恨旧传非礼语;
二女远来巡狩地,潇湘月冷,可怜同有未归魂。
铜雀有遗悲,豪杰功随三国没
紫鹃恨无限,潇湘冷月二乔魂
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
杜鹃啼夜月,也是英雄夫婿,三更犹悼美人魂
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绡脸
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铜雀楼台空锁梦;
金龟夫婿最知兵.
从来天意总怜长,姊妹花都并蒂开。繐帐尘封铜雀冷,东风吹不到漳台。
2.有描写孙权的诗句吗?
下面是一些描写带有“孙权(孙仲谋)”的诗词句,还有原诗词加上解释和注释。
呵呵,祝愿楼主学习越来越好。【标题】:润州二首【作者】:杜牧【朝代】:唐【体裁】:七律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作者小传】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标题】:剔银灯【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体裁】:词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作者小传】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宋真宗朝进士。
庆历三年(1043)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
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
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标题】:次韵乐著作野步【作者】:苏轼【朝代】:次韵乐著作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作者小传】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标题】:润州显济阁晓望【作者】:韦庄【朝代】:唐【体裁】:五律清晓水如镜,隔江人似鸥。远烟藏海岛,初日照扬州。
地壮孙权气,云凝庾信愁。一篷何处客,吟凭钓鱼舟。
【作者小传】韦庄(836- 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
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标题】:沁园春【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体裁】:词岁暮天寒,一剑飘然,幅巾布裘。
尽缘云鸟道,跻攀绝顶,拍天鲸浸,笑傲中流。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
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南来万里何求。
因感慨桥公成远游。叹名姬骏马,都成昨梦,只鸡斗酒,谁吊新丘。
天地无情,功名有命,千古英雄只麽休。平生客,独羊昙一个,洒泪西州。
【作者小传】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
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
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标题】:金缕曲/贺新郎【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体裁】:词吾鬓如霜蕊。
自江南、西风尘起,倒骑秃尾。旧日汾阳中书令,何限门生儿子。
到今也、陆沈草昧。醉里不行西州路,但斗间、看望成龙气。
聊寂寞,自相慰。夫君自是人间瑞。
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健笔风云蛟龙起,人物山川形势。
犹有封、狼居胥意。伐木嘤嘤出幽谷,问天之将丧斯文未。
吾待子,望如岁。【作者小传】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
宋里宗时进士。宋亡,守节隐居以终。
【标题】:南乡子【作者】:辛弃疾【朝代】:南宋【体裁】: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其词抒写力图。
3.有关周瑜的诗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注释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4.诗句()()西岭()()(),()东吴万里()()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飘舞。
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
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
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山)。
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
西岭虽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气势非凡。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
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
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
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5.
昭君出塞 作者 离开自己 (1)《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此诗的开头却只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一只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只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这一场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重大战斗,英雄云集,何等壮伟。“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
全诗最精彩的,当然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是议论。
“认前朝”,本来可以写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缅怀,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评价,而是直接的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
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
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
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
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2)《短歌行》——曹操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赤壁为曹操一气打完官渡,决心拿下赤壁,攻入柴桑(今九江)。 曹操率兵80万之多,却被不敌东吴3万水兵,其原因有三: 一、曹操之兵水土不服(天气有关); 二、完全是乌合之众,老弱病残(也有精锐之师)但都不懂水; 三、有孔明(诸葛亮)、公瑾(周瑜)之策,以曹操兵力的二十七分之一溃之。
解析“赤壁之战”到底为了谁而战?曹操就为一个女人打过一次仗,是平袁绍那次,为了得到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可后来甄氏让曹丕给娶了。而电影中只是别人随口那么一说而已,当时曹操并没有承认他是为了一个女人打仗,想象曹操最爱的也不是女人,他又不是纨绔子弟,他最爱的是才子,他明明就是十分爱才子的,要说他是为了刘备身边的猛将和才子打这场仗,我还可以接受,要说他为了小乔,我是不会信的。
因为小乔毕竟是一个女人,就算她再漂亮,曹操也不会用那么多军人的生命来换。 (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5)《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
6.有关周瑜的诗句
1.赤 壁
杜牧
折戳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 一支古老的断戳,沉落在江底,岁月流逝,流逝也未使它消蚀;磨出铮铮亮光,它是三国时代的兵器.不是东风的援助,江南已是一片废墟;美丽的二乔,只有永远被锁在铜雀台里.
{赏析} 这首诗写历史,写三国时孙刘二家联合抗曹的赤壁之战.诗人通过一支断戳抒发奇想,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可谓别出心裁.
{联想} 竞争的激烈,不是让对手相互撕杀,我们需要的是合作,就像孙刘二家一样,无论是商场上,还是论坛里,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共同的利益,携手共进,实现双赢和多赢.
2.杜牧《赤壁 》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李端《听筝》中“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 赤壁之战
东吴精兵广,
西蜀多强将。
同舟共济谱一曲,
绝唱:
千百年来犹回荡。
饮酒中军帐,
既生周瑜何生亮?
天下无人出其上,
狂妄:
长江为之翻波浪。
4.唐•李端《鸣筝》诗云:“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5.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