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关于缘分的诗句(人生如露亦如梦 缘生缘灭还自在)
1.人生如露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
意思你明白,来处网上查到的
《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剧终的时候有女对和尚说了你说的的那两句诗,于是找一下出处。可惜的是,我没找到。不过呢,百度还是谷歌,都有这样的:
------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
云起云散沧海天,赤血丹心荐轩辕。
枫舞翩翩寒意消,御剑江湖任逍遥。
醉里歌狂随君笑,剑中无招胜有招。
十年一剑名四海,八方有仪皆来朝。
日出东方谁不败,唯我轩辕苍之涛。
我怜故乡水悠悠,爱晚长阳风雨楼。
桓香有泪空余恨,远在天涯子期浓。
之心若悔尽碎月,宇苍穹深徒彷徨。
文牵语系姻缘短,拓开红尘两茫茫。
星下无垠柳絮飞,璇风孤梦忆若沧。
长路漫漫情眷郎,卿无红颜伴作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情似朝露去匆匆,独留往事笑东风。
------
说是出自庄子的《逍遥游》,首先这是一首律诗,而且是七言律诗,还是排律,所谓律诗是指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律诗形成于唐代,而七言律诗则发源于南朝,至初唐定型,成熟于盛唐,盛唐呢,你想想李白吧。
而庄子所在的是先秦时期,首先那个时候没有律诗更何谈七言了。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古诗”的含义,“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比较注明的有《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赋、古风(古体诗)、古诗(形式自由、不受格律束缚)、律诗、绝句、乐府,还有诸如楚辞、庾信等就不说了。
其实,我要说的是,庄子的《逍遥游》,不是诗!而上边那个排律,明显是后人杜撰。竟然把元稹的《离思》其四用来悼念亡妻的七绝也放进去,可悲矣。 。
头二句“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也就是电影末尾巩俐说的话,我实在不知道出自何处。
第三句“云起云散沧海天”也不知道。不过第四句有“荐轩辕”,且看鲁迅《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阁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是《金刚经》
希望能帮到你。
2.谁能告诉我: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
人生如雾亦如梦 缘生缘灭还自在
云起云散沧海天 赤血丹心百荐轩辕
枫舞翩翩寒意消 御剑江湖任逍遥
醉里歌狂随君笑 剑中无招胜有招
十年一剑名四海 八方有仪皆来朝
日出东度方谁不败 唯我轩辕苍之涛
我怜故乡水悠悠 爱晚长阳风雨楼
桓香有泪空余恨 远在天涯子期浓
之心若悔尽碎月 宇苍穹深徒彷徨
文牵语系姻缘短 拓开红尘两茫内茫
星下无垠柳絮飞 璇风孤梦忆若沧
长路漫漫情眷郎 卿无红颜伴作双
曾经沧海难为水容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情似朝露去匆匆 独留往事笑东风
貌似是拼凑的
3.“人生如雾亦如电,缘起缘灭还自在`````”是出自哪首诗
出自战国时期庄周写的《庄子》里的一句话。
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
原文:
人生如雾亦如电,缘起缘灭还自在。
译文;
人的这一生有很多的变化和磨难,静下心来,淡然的看着缘分的产生和消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明确否定礼教社会政治制度以及虚假文化生活,在政治上主张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生成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宇宙空间。
透过对宇宙运行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
道家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齐物”的思想观点,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4.此生白头不复错什么意思
该句为一短句:山高水远,愿此生不复相见。
意思大致是山太高,水太远,希望这一生不再相见。
一般是情人之间分手时说的话,类似“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
分手后,因为爱过,不会变成敌人,因为伤过,亦无法做朋友,最后,只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分手只能说两个人不合适,所以,分手就应该相互拉黑,别再联系给自己找烦恼,也别给现任找不自在,到时候丢了玉米又丢了西瓜,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扩展资料:
类似的语句:
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慢慢呼气之意)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寓意:相互扶持、苟延残喘,不如相忘于自
5.
是关于庄子的一个典故 庄子梦蝶 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
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 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
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
《锦瑟》赏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还有人把“锦瑟”猜想做一个女子的幻化,疑为“令狐家青衣”……此外,许多人倾向于悼亡一说,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 这首诗虽然在理性方面难于加以确切的解说,但在感性方面却极易于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喜爱。诗很具感性,是因为它的形象;诗又很难懂,也是因为它只绘形象,扑朔迷离。
要读懂这首诗,我以为主要应去分析诗的形象,看它给予我们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些什么,而不必去比附事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以“锦瑟”起兴,既写瑟之华美,又写弦之细密繁复,“锦瑟”二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而又幽怨的直觉。
《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为二十五弦”,谁曾想“五十弦”之“锦瑟” 比之琴、筝,原来竟附着有如此悲切的情愁。无端,莫之为而为,莫之治而治的意思,“无端”一词使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这抑郁的感叹像是在说并非瑟自己情愿有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呀。
“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瑟上的每一条弦、每一根柱都牵引着诗人藏埋心底的一段伤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来,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
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会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华年”二字与前面的“锦瑟”相应,既见“华年”之美好,更见今日回思时的惆怅哀怨。诗人以瑟之华美暗喻自己才华出众,又以瑟之“无端五十弦”暗示华年悄然流逝,伤痛之情,悲愤之意,隐隐含于“无端”之感叹中,这两句可以说是这一首诗的总起。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颔、颈两联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
对于李商隐来说,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颔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
颈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
李商隐的用典有他自己的特色。有时用其本义,例如《安定城楼》中,他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言说自己不得施展怀抱的悲愤。
有时他又将典故当作一个特殊的形象来使用,并加以创造性的引申。“晓梦”、“春心”便是后一种用典的写法。
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本意在于阐述一种“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而李商隐却借“蝶梦”之形象为自己所用,抒写了自己对于仕宦之途的追求梦想以及此梦想失败落空后的无尽感慨。“晓”字所暗示了梦境的短暂,“迷”字暗示了梦者的痴迷。
这种痴迷沉醉、怅然若失的情意才应该是诗人所欲表达的本意。“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望帝去国怀乡,魂化杜鹃,悲鸣寄恨的典故,李商隐又加以引申。
什么是“春心”?春心就是追求、向往、执着之心。多么痴迷的梦境,多么深挚的情志!此诗的幽婉即在于诗人对自己的情意完全不做明白的叙述,而只是用种种不同的美丽且繁复的形象和曲折宛转的章法来给予读者一种直感和暗示,使读者可以因之而产生无数的感动和联想。
晓梦”与“春心”,多情易感也;“蝴蝶”与“杜鹃”,引起翩飞、悲啼的联想;“月明”与“日暖”,引人入苍凉寥阔、温丽凄迷的情境。诗人化实为虚,。
6.君子之交淡如水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何为君子?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就是生命本体,就是“道”,也是所谓“天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强不息与天同健。也就是《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谋何事?所忧何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何为水?
液态,无色、无味。水在0度可以结成冰,冰在0度可以化成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冥冥之中一份惊喜,人性且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