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诗句对联(腊八 七夕节诗句,对联)
1.腊八、七夕节诗句,对联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迢迢牵牛星 (梁)萧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道光皇帝
《腊八粥》
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赏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001 殷曰清祀;
夏号嘉平。
002 葭灰吹陆北;
梅萼破枝南。
003 戊社酬神喧腊鼓;
丁农分肉试鸾刀。
004 侵凌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条。
005 洛下僧分腊八粥;
吴中市有上元灯。
006 祭虎迎猫循旧例;
廋羊伏腊纵新谈。
007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
一年得顺,既腊而归。
2.腊八、七夕节诗句,对联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迢迢牵牛星 (梁)萧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道光皇帝 《腊八粥》 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赏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001 殷曰清祀; 夏号嘉平。 002 葭灰吹陆北; 梅萼破枝南。
003 戊社酬神喧腊鼓; 丁农分肉试鸾刀。 004 侵凌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条。
005 洛下僧分腊八粥; 吴中市有上元灯。 006 祭虎迎猫循旧例; 廋羊伏腊纵新谈。
007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 一年得顺,既腊而归。
3.急需关于腊八节的诗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 清代苏州文人李福 腊日烟光薄,郊园晓望空。岁登通腊祭,酒熟醵树翁。
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
——明人李先芳《腊日》 今朝佛粥更相馈, 反觉江村节物新。——南宋陆游 粥香肠白杏花天,省对流鸳生绮延。
——唐李商隐《饧粥诗》 腊破思端绮,春归得一金。——杜甫的《杜工部诗》卷五《白帝楼》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唐人无稹的《长庆集》二十二 富户一锅米,贫家半年银。权奸喝粥后, 还是无道人。
——无名氏。
4.“门神.春联.年画.腊八.守岁.年”等,的风俗或传说
春联,俗称门对子。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
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
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
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
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
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我们称张贴在大门、中门及窗户两侧的红色「春联」为「对联」。
有的人会自己动手写对联,有的人则用买的。春联上的对仗句均是吉祥话。
5.腊月二十五到正月十五的打油诗有吗
春节 正月初一
古称:元旦、、元朔、首祚等(“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民谣
腊七 腊八 粥儿甜 除尘去旧迎新年
二十三 到小年 糖瓜祭在灶王前
二十四 祖院祀 拜早年用香钱
二十五 贴大福 福到门前敬圣贤
二十六 贴春联 春联祝贺幸福年
二十七 备新衣 新衣正装禄寿齐
二十八 贴窗花 寓义吉祥大家发
二十九桌上有 糕点素果心意久
旧年三十侯新年 守岁得饺子盛满盘
新年首日大初一 “一元初始”建佳期~
有关诗句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冬至节 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
上巳节 三月初三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寒衣节 十月初一
下元节 十月十五
腊八节 腊月初八
祭灶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腊月廿九或三十
详细的发不完。其实自己百度 中国传统节日就能出现了。
6.关于春节的俗语,对联,诗句
春节的俗语
1.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3.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街上走。
春节的对联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春节的诗句:
关于春节的古诗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
《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7.一月到十二月的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有关诗句
正月里无有花儿采, 唯有这迎春花儿开。
我有心采上一朵头上戴, 猛想起水仙花开似雪白。二月里,龙抬头, 三姐梳妆上彩楼。
王孙公子千千万,打中了平贵是红绣球。三月里,咿哪咿呀呼哪咿呀呼哪呼嘿,是清明,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四月里,麦梢黄, 刺儿梅开花长存路旁。
木香开花在凉亭上, 蔷薇开花朵朵香。(垛板) 五月五正端阳, 石榴花开红满堂。
小姐苦把郎君盼,相公你,相公你快快到兰房。六月里,是伏天, 主仆池边赏白莲。
身处泥中质洁净,婷婷玉立在水间。(流水) 七月里,七月七, 牛郎织女会佳期。
喜鹊搭桥银河上,朝阳展翅比高低。八月里,是中秋, 桂花飘香阵悠悠。
嫦娥不愿在寒宫守,下凡人间把幸福求。九月里,九重阳, 小姐登高假山上。
枝黄叶落西风紧,五色傲菊抗严霜。十月里,是寒天, 孟姜女送衣到长城边。
千里寻夫泪满面,冬青花开叶儿鲜。十一腊月没有花采, 惟有这松柏实可摘。
陈杏元和番边父外,雪里冻出腊梅花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