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冥地方的诗句(有关“奈何桥” “孟婆汤”的诗句有哪些?)
1.有关“奈何桥”、“孟婆汤”的诗句有哪些?
今生已知前生事, 三生石上留姓氏, 不知来生她是谁, 饮汤便忘三生事。
——三生石生生相错不相见, 世世轮回血色湮。 只见花开难见叶。
黄泉一路两相牵。——彼岸花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 。
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三途河道路漫长,奈何桥上尽断肠。
有酒须饮何俱醉,举杯痴望魂归月。笑问孟婆汤剩否,一斛斟满三两三。
空谈霸业末完处,一尺清流润浅滩。彼岸花铺火照路,川江已见奈何桥。
怎奈轮回终要过,茶汤一碗了前缘。回首时分终不悔,今生不过奈何桥!冷冷清清火照路,摇摇晃晃奈何桥。
奈何桥上莫远走,相约转世伴来生。1.彼岸花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人死后先到鬼门关,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
路上盛开着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黄泉路因其花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花。由于花和叶盛开在不同的两个季节,因而花开时看不到叶,有叶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2.三生石过了那条盛开着彼岸花的黄泉路,就到忘川河,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波涛翻滚。
忘川河旁边有个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上面刻着四个字"早登彼岸"。你可以在石头上刻下你今生你最爱的人和来世你想等待的人的名字。
过河后 孟婆汤让你忘了一切 ,来生你若再次过桥时,可以在三生石上找到你前世今生和来世,还有你最爱的人的名字。 3.奈何桥忘川河上有一座唯一的桥叫做奈何桥。
奈何桥尽头有个望乡台,望乡台是最后遥望家乡和亲人的地方。在忘记今生一切的记忆前,在脱胎换骨重新做另一个人之前,你可以在这里,最后望一眼你的爱恨情仇,你的魂牵梦绕,你今生的最爱的人,你来世还想等待的人。
望乡台旁边有个孟婆,手里提着一桶孟婆汤,每个人都要走上奈何桥,孟婆都要问你是否喝碗孟婆汤。孟婆汤是用忘川水熬成,也叫忘情水,喝下去就会忘记今生今世。
一生的爱恨情仇,一世的浮沉得失都会随着这碗孟婆汤忘记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 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的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受尽折磨,等上千年才能投胎。但是,千年里你在河里受尽折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你的爱人一次次过桥却无法相见,千年之后,他(她)已不记得你,你可能也已不是他(她)的最爱。
喝下孟婆汤,就死心塌地的进入阴曹地府,投胎重新做人了。
2.关于黄泉、彼岸花的诗词,多多益善
彼岸花---诗词 1、 彼岸花开开彼岸,花开叶落永不见。
因果注定一生死,三生石上前生缘。 花叶生生两相错,奈何桥上等千年。
孟婆一碗汤入腹,三途河畔忘情难。 2、 彼岸有花现彼岸,花与叶间了无缘。
忘川一河波幽淡,彼与岸间即天堑。 火照之路人漫漫,前生今世因果散。
愿殇心殇情亦殇。花叶飘零不再见。
3、 黄泉照彼岸,花开一千年。 情不为因果,叶落又千年。
4、 彼岸花,忘情之花,花落忘川情彼岸。 彼岸花,恶魔之花,情早已殇不愿念。
彼岸花,水月镜花,镜中之花影漫漫。 彼岸花,紫陌之花,滚滚红尘点不沾。
彼岸花,黄泉之花,碧落虚无叶纤纤。 彼岸花,漠尘之花,心与愿违梦之残。
彼岸花,轮回之花,生生不息花芊澜。 彼岸花,梦殇之花,天心无限花笑颜。
5、 彼岸花,前世的悲哀。 奈何桥,今生的纽带。
如血,似火,在悲哀中起舞。 遗落,淡忘,在绝望中重生。
迷茫,看见了前方的火红一片。 遗失,瞥见了身边的奈何桥。
迷茫,绝望,遗落,重生。 我们就这样走着, 有生命的流失, 有时间的消逝,走着走着, 才发觉已到尽头, 或灵魂化作那火红中的一片, 或遗失了今生的一切,重生。
摘下一朵彼岸花, 喝下一碗孟婆汤。 黑暗的人间, 或远离,或重返。
彼岸花,彼岸啊, 可望而不可及, 是多么悲哀; 奈何桥,奈何么, 再不舍也得遗落, 是多么无奈。 蹲下身,抚摸那彼岸花, 侧过头,观察那奈何桥。
前世,今生, 悲哀而绝望的世界, 是留恋?是丢弃? 凝望这世间的黑暗, 留下一滴冰冷的泪, 或牵着一丝不舍的情。 这一切,只能由我们自己选择, 或者,不能由自己去选择。
6、 传说, 有一种花叫彼岸花。
是前生的回忆;, 亦是来时的见证。 走在奈何桥上, 幽幽的古灯, 破旧的铜镜。
她与他的过去, 早已刻在三生石上。 花妖曼珠, 叶妖沙华, 最终永世不得相见。
那么,他们呢? 喝下一碗孟婆汤, 眼前的一切烟消云散。 黄泉的路上, 如血的花朵在绽放。
彼岸花香, 唤醒了曾经的记忆。 脑海中, 迷糊的身影, 孤星划过。
合起双手, 闭上双眼, 一起回到从前。 当做没改变, 三途河畔前, 回首间, 花叶无言。
7、 彼岸之花 雨露湿青苔,犹有紫陌开。 层层石阶上,玉人不曾来。
我思明月在,明月隐雾霭。 抬首望斜径,忘情穿越来。
我情系彼岸,万物入襟怀。 花叶永不见,生错两世开。
碧落虚无念,三途隔天隘。 花碎葬火砺,伴叶入情怀。
清幽地,望成空,念念玉人不曾听。 隐隐离歌,雨落倾城,花落飞舞染清空,漫漫嫣红蚀路丛。
似见得,龙爪花开,三途忘川现南城。 独上高楼听雨声,举杯邀影念旧情。
酩酊大醉拍铜钟,寥落江湖泪满瞳。 也想从容,难再从容,缘起梦里守孤城,无限芳华避众生,如此矫情! 8、 彼岸,永远的对面。
忘川,前世的牵绊。 花开,似血的梦幻,复开始不可企及的缠绵。
叶落,永远的奢盼,轮回世世最残忍的惘然。 为何,永世的期盼,却只能换来遥远的彼岸。
前世今生,我与你永远遥不可及的彼岸。 水月镜花,只回想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恋。
黄泉之上,漠然注视着来去匆匆的魂魄。 泪梦红尘,终究抵不过时光无逆的荏苒。
时光可以令一切化为飞烟,泯灭众生不过谈笑之间。 生命的火焰在一点点熄灭,天地万物不及你我浅谈。
花开了,叶落了,心静了,爱你,无怨。 铭记着,思念着,回忆着,恋你,永远。
彼岸花,情伤花,忘情花,绝望,满天。 忘记吗,再来吗,绝情吗,起航,彼岸 。
世世轮回,我们注定了悲剧。 声声叹息,花落忘川情彼岸。
放逐记忆,一切都早已远去。 轮回开始,只见最后的结局。
荏苒,从指边流逝。 爱恋,在心中寂灭。
不存痕迹,彼岸,永远的距离。 不可企及,再现,曾经的落寞。
无法违逆。 9、 彼岸花,地狱花。
我们在彼岸花面前许诺, 你若不离 、我便不弃。 可是花谢之后, 诺言,似风一般。
唯。 10、 彼岸花开开彼岸, 断肠草愁愁断肠。
奈何桥前可奈何, 三生石前定三生。 11、 蝶恋花,彼岸花 。
彼岸花开开彼岸, 独泣幽冥, 花艳人不还。 尘世忍离谁再念? 黄泉一路凝泪眼, 叶落花开花独艳。
世世轮回, 花叶空悲恋。 莫叹人间魂黯淡, 何知生死相怜远! 12、 奈何桥上忆从前, 彼岸斯人独忘川。
莫道春心托一处, 可怜花叶不相全。 13、 彼岸花, 开一千年, 落一千年。
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 缘注定生死。 14、 繁华尘世,云泥人海,两望鹊桥渡。
弹指生死,几轮朝暮,三涂黄昏处。 花开叶落,红白两色,痴情难留住。
叶落做土,花开几簇,渺渺泪无数。 奈何桥头,孟婆劝饮,几生无回顾。
哭笑沧桑,黄泉相随,佛禅苦难度。 阿鼻魄落,七情魂在,迷津怎醒悟。
轮回愁楚,幽冥难醉,独步无归路。 15、 白色曼陀罗华,天界圣花,开一千年,花开叶落。
红色曼珠沙华,地狱罪花,谢一千年,叶起花谢。 花叶永不相见。
“为什么天界里,只有红色的曼珠沙华,没有白色的曼陀罗华?” “……因为天界本就是奈落地狱。” 16。
3.孟婆汤的诗句
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
全诗释义:彼岸花只开在彼岸(传说彼岸花是通往死亡路上开的花),所以称彼岸。彼岸花。花与叶永远不相见,是说两个有情人无法在一起。
断肠草(一种毒草)人们想一个人、一个东西、一个地点的时候,愁肠满结,所以叫愁断肠。没有用了毒草的本来意思。用了思念使人愁断肠的意思。奈何桥前面我们都无可奈何。
扩展资料:
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然而佛经在东汉才被翻译成汉文。)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
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驱忘台。
4.关于奈何桥、彼岸花、三生石、忘川河的诗词
奈何桥上道奈何,
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
望乡台边会孟婆.
彼岸花
千翠叠 ,枫夕斜,
一江愁绪,徐徐青眸过。
三途河畔凌苍波,曼珠如烟,无叶却招魂。
游魄萦,天涯移,
火照难眠,好梦随黄泉。
灯火阑珊苦留连,望月呓语,心事竟凝咽. 《三生石》
三生石上望三生,流水年年江月横。
曾是天家仙人客,只随江流无痕迹。
别来春月无数山,春江有水春江潸。
春江山水难慰我,春月无边空婀娜。
我望远山数芳菲,远山望我似依稀。
几番追光春愁尽,一瞬年华相思引。
金乌流火只无名,魂随汗发何其轻。
时来秋风勾叶落,秋风萧杀只漠漠。
莫道红叶好相思,无数相思难载词。
思来飞雪似可待,落红纷纷无人采。
苍山可怜白云深,戚戚无声恨无心。
死去来生犹不易,别是春风又一夕。
三生石上三生缘,底事年年不见还?
只今风做三生石,生生相望不相识。 望三生 一世岩石出,化作英雄冢,情意无可摧。二世磐石破,摆渡姻缘桥,鸳鸯两双飞。三世玉石焚,誓守金玉盟,生死永相随。
5.寻求关于什刹海的诗词名句?
夜读什刹海(诗歌) 文 / 出水浮萍
这个夏日我从未留恋
夕阳是早些年的残红
当露珠回到花朵
夜已弥留
余温尚在
是谁在深夜里徘徊
不沉的湖心岛
一个幽灵从桨声灯影里走来
啤酒的泡沫还在上升
天边的绯红还在上升
内心的燥热还在上升
直至失重
我心飞扬
一袭淄衣照耀着唐时的月光
曲终人散沿着水草弥漫的方向
抵达一个带露的清晨
什刹海
苍天几度过飞鸿,后海依稀故梦匆。
仆噪锣喧拥贵轿,花明柳暗掠骄骢。
嫩荷才捧晶莹露,衰叶又摇凄肃风。
太液相通非旧水,白云舒卷碧粼中
6.关于恶魔的诗句
1、《神弦》——作者:唐代李贺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帖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2、《长平箭头歌》——作者:唐代李贺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簳雨中尽,直馀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
3、《公无出门》——作者:唐代李贺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帝遣乘轩灾自息,玉星点剑黄金轭。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视振金环,狻猊猰貐吐馋涎。
鲍焦一世披草眠,颜回廿九鬓毛斑。
颜回非血衰,鲍焦不违天。
4、《巫山高》——作者: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5、《铜驼悲》——作者:唐代李贺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7.关于彼岸花(曼珠沙华)的凄美诗句
1、彼岸花, 开一千年 落一千年, 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永远相识相知却不能相恋。 在此生无法触及的彼岸, 卸下所有记忆, 黄泉为花。
一千年开, 一千年落。 引魂之花。
2、彼岸花开开彼岸 ,彼岸花落落黄泉 ,花开叶落不相逢 ,生生相错永无缘。 3、彼岸花开开彼岸,断肠草愁愁断肠。
,奈何桥前可奈何,三生石前定三生。 4、三途河畔彼岸花开,花叶花瓣永不相见。
似血红花奈何桥边,孟婆汤中彼岸花现。 仰首饮之眼泪突溅,前世今生痛苦再现。
死亡之城白骨皑皑,犹有红花河畔两边。 5、彼岸花开开彼岸, 独泣幽冥 ,花艳人不还 ,尘世忍离谁在念 ?黄泉一路凝泪眼 。
世世轮回 ,花叶空悲恋 ,莫叹生死相连远 ,彼岸花开开彼岸 ,奈何桥上可奈何。 6、一片花瓣,破碎了一场盛世繁华。
一滴泪珠,凌乱了一曲霓裳羽衣。 彼岸花开,我生在奈何旁。
遥望远处,一片飘渺白云。 我是曼珠沙华,我在想你, 曼陀罗华。
扩展资料 彼岸花的传说 从前,一个长相奇丑无比的鬼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可正因为他丑,姑娘并不爱他,出于爱恋,他只有把姑娘囚禁起来,后来,来了一个武士,他救出了姑娘并与她相爱,而同时,武士用剑斩杀了鬼。鬼的血溅在乱草丛中,一种红黑相间的花从此便在那里绚丽地绽放开来,这种花的名字叫做“彼岸花”。
从那以后,彼岸花便开在了地狱中叫“忘川” 的地方,那里是死去的人忘却今生情缘,转身投胎来世的地方。爱情,大概也是如此,只因为彼此爱得不同,就要葬送很多很多,也要忘却很多很多。
于是,彼岸花成了来自黑暗的爱情使者,因为它见证了一段黑色的死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彼岸花句子迷-彼岸花。
8.白居易在《暮江吟》一诗中描与秋天夜色的诗句
露似真珠月似弓
附:暮江吟全诗!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作品赏析
【注释】: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②瑟瑟:碧绿色。
③怜:爱。
④真珠:即珍珠。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七绝《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约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活像一幅油画。“铺”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弯如弓,露珠晶莹,如颗颗珍珠,薄暮时分风光,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