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五句关于国学诵读的诗句(关于“国学”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国学”的诗句有哪些?

1. 《挽杜华父》陆文圭

乡里多遗老,朝延少用儒。公初升国学,官止教生徒。术道心独壮,尤时骨已胩。遥知埋玉处,风雨暗山隅。

2. 《送傅野》李觏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

3. 《壬申岁承命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李中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4. 《国学试风化下》薛能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英明高比日,声教下如风。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苹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5. 《送杨子达入国学》吴泳

鸾凤久束咮,贤关时一鸣。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母线丝丝直,爷诗字字情。别情非所惜,回看锦衣荣。

2.国学朗诵的诗句

国学经典朗诵诗歌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芼[ mào ]:有选择之意。 荇菜:水草名。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 葛:植物名。

覃:借作藤。 濩[ hùo ]:煮。

綌[ xì ]:粗葛布。 斁[ yì ]:厌。

絺[ chī ]:细葛布。 卷 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 卷耳:野菜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寘[ zhì ]:放置。

陟:登高。 痡[ pǔ ]:义同瘏。

隤[ túi ]:隤=颓;虺隤[ hūi tūi ]:疲惫。 罍[lěi]:酒尊。

兕觥:犀牛的角制的大酒杯。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瘏[ tú ]:疲病。 砠[ jū ]:有土有石的山丘。

樛 木 南有樛木,葛藟系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 樛[ jīu ]:乔木的树枝下垂。 藟[ lěi ]:葛类。

福履:福禄也。 螽 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 螽[ zhōng ]:蝈蝈。

诜诜:音申,多也。 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

蛰:音知,和集也。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夭夭:木少盛貌。

于归:指姑娘出嫁。 蕡[ fén ]:果实将熟的样子。

诵读,诗句,国学,写出

3.关于国学的古诗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15、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18、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26、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2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2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3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格言连璧》3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3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3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3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格言连璧》3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3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3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4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41、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4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4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4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7、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4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天子章》5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5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5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5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5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5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5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5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5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5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60、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6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6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6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6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6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6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6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6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7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7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7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73、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7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7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7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7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78、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8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8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8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8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诗经风相鼠》8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4.国学经典古诗有哪些

国学经典的古诗有: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译文:大学之道,在于显明我们自身本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亲近民众,使人人恢复原本就有的光明的性德,在于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回归到圆满的本性中来。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7、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文:不迁怒于别人,也不重犯同样的过错。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文:如果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不能达到千里之地;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不能汇成浩瀚的江河。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译文: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5.国学里面的古诗

国学经典复的诗句【精选制篇】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3. 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4.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9.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10.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1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写出五句关于国学诵读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