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的其他诗句(有关李清照的诗词)

1.有关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的主要作品很多,包括:《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点绛唇·寂寞深闺》、《点绛唇·蹴罢秋千》、《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临江仙·梅》、《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瑞鹧鸪·双银杏》、《行香子·天与秋光》、《行香子·草际鸣蛩》、《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满庭芳·小阁藏春》、《庆清朝·慢禁幄低张》等等。

她的作品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与丈夫生活美满幸福,所以诗词表达的感情都很轻快,透露出一股闲适无邪的氛围;后期因为国仇家恨,丈夫去世,诗词中带有淡淡的愁绪,多有伤感之句。

2.李清照有哪些诗词

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 文:《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诗句,李清照

3.李清照的诗有哪些

【诗词赏析】 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开头是: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

“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索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

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

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指赵明诚。

“锦书”,即锦字回文书,这里指情书。作者这么写,看似平淡,实则含蓄有韵味:一、它体现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极其深厚、真挚,以及李清照对她丈夫的充分信任。

因为如果她对赵明诚感情淡薄,或有所怀疑,就不会想象“云中谁寄锦书来”,而是必然发出“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或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怨言。二、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具体生动。

单说“谁寄锦书来”,未免显得抽象。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这就通过大雁翔空,形象地表达了书信的到来,使人可看得到,摸得着。三、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

但光是这样理解,还不可能发掘“月满西楼”句的真正含义。鸿雁传书,固然可以暂得宽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

其实,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月满西楼”句和白居易《长相思》的“月明人倚楼”含义相似,都是写月夜思妇凭栏望远的。

但李作较之白作似乎进了一步,关键在于“西”字,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由于李清照既然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会思念着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顺此思路开展了:花自飘零水自流。

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

它体现了李清照的感叹语气。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含义很深。

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

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 唯其如此,所以底下两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如果说,上面没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两相恩爱;那么,这两句就说得再明白也没有了。他俩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诗词中,写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或是“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一类文字。象李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出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和李煜《相见欢》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陵春】 赏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

4.李清照有哪些诗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挪残蕊, 更拈馀香, 更得些时。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 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 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 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 更一声啼□(左“决”右半,右“鸟”)。 清平乐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 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 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 红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 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 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 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 四叠阳关, 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 潇潇微雨闻孤馆。

5.李清照的诗词有那些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如梦令》

古典诗词鉴赏之李清照篇——《一剪梅》

李清照——[蝶恋花]《上已召亲族》

李清照——《点绛唇》

李清照——《渔家傲》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醉花阴》

李清照——《乌江》

李清照——《长寿乐》

李清照——《多丽》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念奴娇》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永遇乐》

一代词人李清照及她的词全集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长寿乐》

李清照——《好事近》

李清照——《行香子》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庆清朝慢》

李清照——《诉衷情》

李清照——《小重山》

李清照——《孤雁儿/御街行》

李清照——《怨王孙/忆王孙》

李清照——《怨王孙

李清照——《临江仙》

李清照——《临江仙》

李清照——《点绛唇》

李清照——《南歌子》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浣溪沙》

李清照——《清平乐》

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渔家傲》

李清照——《渔家傲》

李清照——《菩萨蛮》

李清照——《菩萨蛮》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满庭芳》

李清照——《新荷叶》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殢人娇》

李清照——《蝶恋花》

李清照——《蝶恋花》

李清照——《多丽》

李清照——《鹧鸪天》

李清照——《鹧鸪天》

李清照——《失调名》

李清照——《失调名》

李清照——《行香子》

李清照——《点绛唇》

李清照——《乌江》

李清照——《咏史》

李清照——《分得知字》

李清照——《皇帝阁端午贴子》

李清照——《皇后阁端午贴子》

李清照——《夫人阁端午贴子》

李清照——《皇帝阁春贴子》

李清照——《贵妃阁春贴子》

李清照——《偶成》

李清照——《题八咏楼》

李清照——《钓台》

李清照——《春残》

李清照——《感怀》

李清照——《晓梦》

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李清照——《上枢密韩胄诗》二首

6.李清照的经典诗词有哪些

1、《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代: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释义: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2、《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宋代:李清照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释义:透过窗子看见小院内的春天的景色将流逝。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

倚在绣楼阑干上寂寞无语地轻轻拨弄着瑶琴。远处山峰上云雾缭绕看起来黄昏即将来临,暮色中的轻风吹动着细雨,拨弄着暗淡的轻云。

院子里的梨花即将凋谢恐怕连这斜风细雨都难以承受,真让人伤景。3、《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释义: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释义: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5、《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释义: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7.李清照的诗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关于李清照的其他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