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诗人的诗句(山西名人古诗有哪些?)

1.山西名人古诗有哪些?

山西名人古诗有哪些?孤身唱响田园曲,王孟先声溯此时。

王勃 (约650-676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高阁名篇千古稀,天涯海内耀光辉。河东底蕴文浑厚,陶冶神思无翼飞。

宋之问 (约656-712汾州)今汾阳人 依附权门舌学莺,颂词典雅意平平。贬迁孤苦悲凉境,悔泪真流始动情。

王之涣 (688-742晋阳)今太原人 颧雀登楼千里穷,凉州把盏忆春风。短篇不厌包容广,奇句全凭想象丰。

王昌龄 (?-约756晋阳)今太原人 擅长七绝寓情真,兼备刚柔俱绘神。塞外老兵知己士,闺中少妇解愁人。

王维 (?-761祁)今祁县人 心融天籁笔清新,行觅源泉坐赏云。酷爱田园非出世,常怀百战老将军。

王翰 (生卒年待考晋阳)今太原人 边庭豪饮近乎狂,笔下男儿血性刚。醉卧沙场英烈气,读来字字撼胸膛。

卢纶 (?-798?河中)今永济人 雪满弓刀箭术神,典型环境典型人。昂扬豪迈英雄曲,唱醒边关多少春。

畅当 (生卒年待考河东)今永济人 同是抒情鹳雀楼,襟怀技艺俱堪优。王名远比畅名盛,捷足先登占上游。

白居易 (772-846晋阳)今太原人 新体势如春草漫,长歌乐府起高峦。语言通俗艺非俗,拓向民心天地宽。

柳宗元 (773-819河东)今永济人 清峭文奇诗亦奇,诗文双璧互增辉。谋篇遣句工夫硬,运笔犹如令箭挥。

温庭筠 (约812-866晋阳)今太原人 傲踞恃才官运空,栖身潦倒教坊中。

2.山西诗人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邽,但一直自称“太原人”。《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王翰,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唐开云九年(721)进士。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

山西,诗句,诗人

3.求关于山西的古诗词

关于山西的古诗词有:

1、《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3、《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译文: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4、《山西行》

宋代:沈与求

山西健儿好身手,气如车轮胆如斗。

十五射猎少年场,戏格黄罴同拉朽。

译文:

山西的健儿们个个好身手,气魄像车轮一样,胆气如斗一样。

十五岁就在少年场射猎中大放光彩。

5、《古离别》

南北朝: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译文:

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

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想起当时送心爱的人远去的情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可如今,檐前的露已经凝结成团。

蕙草虽然凋零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我担忧的是远方的爱人,不知他在外是否饱暖。

爱人远在天涯,我们长年分别。

但愿时而看见自己的容颜,还是像琼树枝一样洁丽。

但愿能像菟丝和水萍一样,有所寄托,与爱人的感情也能始终不渝。

4.山西的诗人有哪些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

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5.山西诗人写的诗句是什么

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祖籍山西祁县。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二、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出自唐代王维《相思》,王维祖籍山西祁县。

译文: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山西省河津市。译文: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四、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自唐代柳宗元《江雪》,柳宗元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译文: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6.出自山西的诗人

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希夷有闱帏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

“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高棅《唐诗品汇·总叙》)。

初唐时期,绛州龙门(今河津)人王绩,听厌奢华宫体诗,归隐河东老家东皋,故“稍离旧习”,多写山水田园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前驱,代表作有《野望》。 号称“初唐四杰”的领衔人王勃,即隋末硕儒王通之孙(王绩的侄孙),河东龙门(今河津)人。

诗作突破了当时文坛宫体的束缚,名篇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亦长于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 《唐诗品汇·总叙》提到“沈、宋之新声”的“宋”即为“宋之问”。

河东汾州(今汾阳)人,谱写应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代表作《渡汉江》。

“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高棅《唐诗品汇·总叙》)。

盛唐前期的文坛领袖张说,原籍范阳,世居河东(今永济),后徙家洛阳。其诗主要讴歌功业抱负,表现出鲜明英雄性格和倜傥意气,显示了盛唐诗歌最显著的精神内涵。

著有《张燕公集》。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州,其父迁居蒲州 (今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曾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皆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工书画,懂音律,其代表作《渭川田家》《终南山》《山居秋暝》《鸟鸣涧》等,朴素自然,静谧空灵。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东坡志林》)。 王之涣,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徙绛州(今新绛)。

性格豪放,才锐能诗,曾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诗名很大。代表作有边塞诗《凉州词》和气势雄浑豪迈、意境阔大的《登鹳雀楼》两首。

王昌龄,晋阳(今太原)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其边塞诗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代表作有《从军行》和《出塞》,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王翰,晋阳(太原)人,诗多古体,苍凉奔放,诗体豪爽俊丽,清刚劲健。代表作 《凉州词》,有 “储光羲之真率”,更有高适,岑参之悲壮。

这一时期的崔颢,虽为汴州(河南开封)人,曾在河东节度使幕中任职。河东的边塞生活,让其诗风大振,时人把他与王维并称。

其代表作《黄鹤楼》怀古思乡,写景如绘,乡愁如缕,俯仰今古。 当时和张说(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大诗人苏颋(许国公),以礼部尚书的身份,从驾唐玄宗来到河东汾阴(今万荣宝鼎)祭祀后土盛典,作有《汾上惊秋》一诗。

中唐时期大历、贞元年间为唐诗的“再盛期”,在河东的土地上又走出了柳中庸、卢纶、耿湋、杨巨源、畅当、窦牟、王涯、吕温、白居易、柳宗元、裴潾、裴度、徐彦伯等一批优秀诗人。 柳中庸,名淡,河东(永济)人。

同李端、卢纶为诗友。其代表作有《听筝》《征人怨》等边塞诗;卢纶,河中蒲州(永济西)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七言近体诗为主,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少数反映边塞军士生活的诗;耿湋,字洪源,河东(今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对故乡的山川风貌很有感情,写有五言律诗《登鹳雀楼》;杨巨源,字景山,河中(永济)人,《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其代表作有《和练秀才杨柳》折柳赠别诗及对早春景色的热爱诗 《城东早春》;畅当,河东(永济)人,《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其代表作《登鹳雀楼》,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在宋代曾获很高评价;窦牟,兄弟五人皆工词章,人称“五窦”,曾任河东泽州刺史。

《全唐诗》存其诗21首,代表作为《奉城园闻笛》;王涯,字广津,河东道太原人,博学,工属文,其诗语言婉丽却有风骨,题材上多写边塞戎旅、眷情归思,代表作有《塞下曲二首》《塞上曲二首》《春思》《秋夜思》等;吕温,河中(永济)人,与柳宗元、刘禹锡友善,深受称重,擅长铭赞和政论,更能诗,代表作有《刘郎浦口号》。

山西古诗人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