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摧心肝的古诗句(表达内心很痛苦的诗句有哪些?)

1.表达内心很痛苦的诗句有哪些?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形容对一个人失望透顶的诗句

1.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纳兰性德的《木兰词》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龚自珍《浪淘沙·写梦》4.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白居易《长恨歌》5.细雨无声扑面凉,过往思忆桃花香。

翘楚等闲旧人样,却道故人心远洋。——佚名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此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7.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枕《金缕曲二首》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9.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曹雪芹《葬花吟》10.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郭茂倩《木兰诗》拓展资料造句1.告诉大家一个惨绝人寰的消息,告诉大家一个失望透顶的消息,告诉大家一个无比沮丧的消息,告诉大家一个提不起精神的消息……那就是:国庆假期结束,今天上班啦!祝上班的你保持心情。

2 朱佑桓清楚这一年来,嫂子对于不争气的大哥失望透顶,据他观察,这位年轻貌美的嫂嫂本身也不是什么三贞九烈之人,时常借故与自己亲近。3 对于朝阳宗,赵阳已经失望透顶了,这个宗门烂到骨子里了,从宋火山那种人都能担当长老,就可以管中窥豹。

4 文章说,“剥极必复,否极泰来”,人民对民进党政权失望透顶,转而寄希望于国民党,使马萧高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促成台湾政党再轮替。5 未经多少世事,头脑里却装满了规矩成见,待人接物老成持重,言语谈吐老气横秋,动辄一句:对人对世失望透顶。

我见了这样的年轻人总掩饰不了一脸厌恶,唯恐躲之不及。不老装老比倚老卖老更可恨。

心肝,诗句

3.描述心痛的诗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表达“心情很烦”的诗句有哪些

1、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咏愁》石象之(宋代)

释义:除了权势人家,谁能无虑无忧?看人世问时时处处,无论哪里都有忧愁!

2、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小桃红·春闺怨》乔吉(元代)

释义: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3、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游子吟》陈陶(唐代)

释义:人生真正际遇难道都是暮年才会来到吗?这真是让人悲愤不已啊!

4、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书愤二首》陆游(宋代)

释义:古往今来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

5、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杜甫(唐代)

释义: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6、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李贺(唐代)

释义:老天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能睁开,也让我这把沉沦的古剑大声一吼。

7、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高适(唐代)

释义: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帐。

8、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崇义里滞雨》高适(唐代)

释义:满怀忧愁,枕着剑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许这梦中得酬。

9、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鱼玄机(唐代)

释义:恨只恨自己的女子身份掩盖了诗文才华,只能抬头空自羡慕那金榜上的进士题名。

10、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杜牧(唐代)

释义: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

5."少时不识月,把酒问青天"的全诗

唐·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宋·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美人如花隔云端”出自哪首诗

李白《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

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

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

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

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

“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

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

“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

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

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

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

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

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

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

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

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

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

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

(《唐诗评选》)。

有摧心肝的古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