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带羌笛的诗句(含有“羌笛”的古诗有哪些?)
1.含有“羌笛”的古诗有哪些?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
唐代: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宋代: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凉州词二首·其一》
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凉州词二首》
释义: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塞上听吹笛》
释义: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释义: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2.含有“羌笛”的诗句有哪些?及出处还有意境是什么?
1、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4、唐·孟浩然《凉州词》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5、唐·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意境:描写了边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3.含有“羌笛”的诗句 出处 还有意境
1、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4、唐·孟浩然《凉州词》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5、唐·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意境:描写了边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4.关于羌笛的古诗
《羌笛》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美竹生穷崖,西人翦为笛。
制度诚简易,不假金玉饰。五音既繁会,八音亦交出。
凤鸣何雝雝,龙吟尤历历。贪者听之廉,愁者听之怿。
悍者听之和,劳者听之佚。遗调感人多,今人孰能识。
空复想桓伊,三弄楚天碧。《读宋徽宗北狩龙沙赋忍听羌笛落梅花乐府》年代: 元 作者: 叶颙一声羌笛咽龙沙,万里燕云独梦家。
吹入中原都是恨,如何只怕《落梅花》。《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年代: 唐 作者: 李煜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凉州词》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年代: 唐 作者: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含有“羌笛”的诗句 出处 还有意境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境: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越过。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12、浪淘风簸:狂风卷着泥沙的样子。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词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6.关于羌笛的诗句
带羌笛的诗为凉州词,其余为描写羌笛,带有羌管的诗唐朝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后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
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望海潮 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7.关于羌笛的诗句
带羌笛的诗为凉州词,其余为描写羌笛,带有羌管的诗
唐朝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后汉马融《长笛赋》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
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