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的变化的古诗句(写云变化多端的诗句有哪些?)
1.写云变化多端的诗句有哪些?
1. 《春云》
年代: 宋 作者: 张镃
松边寒彩过前山,松下铺毡坐不还。
泽物为霜休自苦,且来相伴约斋闲。
2. 《晚云》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3. 《断云》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断云秋望阔,山霭夕成霞。
凄冷初高月,喧阗未定鸦。
伏羁良马瘦,挂壁宝月斜。
寂寂山城夜,明灯照鬓华。
4. 《法云》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法云但见脊,细路埋桑麻。
扶舆度焰水,窈窕一川花。
一川花好泉亦好,初晴涨绿深於草。
汲泉养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
5. 《巢云》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幽栖寄山隈,欣赏亦何有。
时许巢白云,纷然入窗牖。
2.描写云的诗句
一、《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二、《秋词》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三、《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四、《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五、《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 【朝代】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3.描写云诗句大全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唐 陈师穆:《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
12、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唐 崔何:《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
13、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 (唐 董思恭:《咏云》)
14、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唐 杜甫:《云》)
15、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唐 杜牧:《云 》)
4.云与天气变化关系的诗句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参考资料:/zhanzheng/a78/01/009/09-5.htm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
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
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
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
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
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
(江苏南京)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东风急,备斗笠。
(湖北)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
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
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东南风,燥松松。
(江苏江阴)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
(广东)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六月西南天皓洁。
(江苏无锡)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
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
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
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
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
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东北风,雨太公。
(《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
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