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西湖的诗句古诗词(“雨中西湖”中的经典诗句有什么?)
1.“雨中西湖”中的经典诗句有什么?
“雨中西湖”中的经典诗句有: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5.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____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____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____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2.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____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____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____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15.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____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6.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____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2.描写西湖夏雨带有荷花的古诗词都有什么?
西湖荷花【宋】文同(文与可)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小池荷叶雨声【宋】杨万里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
雨声一阵打疏蓬,惊开睡眼初蒙松。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还聚。
幸然聚作水银泓,泻入清波无觅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宋】杨万里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其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词句注释⑴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⑵荡:浅水湖。⑶却:回转。
⑷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⑹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⑺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白话译文其一清晨走出西湖的时候还可看到昨夜的残月高挂在天上,我陪着友人穿过绿树环绕的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清凉阴阴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其二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创作背景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文学赏析这是一组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组诗第一首默默无名,但在组诗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月尚残”点明了送行的时间和环境。
“荷花荡里柳行间”写出了送行路线以及沿途风景、“红香世界清凉国”形象了表现了荷花的风姿神韵以及观赏者的感受。相对第一首,第二首流传甚广。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首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
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3.关于“冬雨”的诗句有哪些?
1.寒雨 宋 : 苏辙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2.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有关冬雨的诗句 古诗
风雨如2113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5261,云胡不4102喜。
——《诗经》1653
君问归期未有期,内巴山夜雨容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巴山夜雨》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冬温频作雨,晨冷顿催晴。
嫩日满江驿,淡烟笼郡城。
——陆游《送客至望云门外》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苏辙《寒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浣溪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5.雨游西湖的诗句
北宋文豪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诗人陆游《初夏绝句 》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清代诗人,藏砚家黄任的 《西湖杂诗 》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南宋诗人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唐朝校书郎贾弇的《孟夏》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咏西湖》诗人 程琳 朝代 宋代
西湖多胜景,飞盖喜相陪.暑气迎秋尽,江声向夕来.
6.描写冬雨的诗句古诗10首
冬雨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于眉州挽诗》魏了翁 南浦冬阴翻手雨,湓江春涨打头风。
乖逢命耳吾何戚,赢得三州桃李丛。③《江南遇雨》张鼎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
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旅魂惊处断,乡信意中微。
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④《衰病》陆游 病除犹老健,雨止得冬晴。
觅句嗟心在,钞书试眼明。朝寒添布褐,晚步出柴荆。
外慕终无益,儿曹且力耕。⑤《送客至望云门外》陆游 冬温频作雨,晨冷顿催晴。
嫩日满江驿,淡烟笼郡城。忧民怀凛凛,谋己耻营营。
投檄真须决,邻翁约耦耕。⑥《再次韵和吉老》黄庭坚 今日仆姑晴自语,愁阴前日雪铺床。
三冬一雨禾头湿,百斛几痕牛领疮。民欲与翁归作腊,公方无事可开场。
相勤冻坐真成恶,愧我偷闲饱太仓。⑦《雪复晴》陈著 冬来多是雨,日日望云回。
飘洒不成雪,连绵如入梅。高风吹日上,短影为山催。
那问归家事,床头有宿醅。⑧《至法海寺》王洋 天有阴晴地有艰,一山如隔万重山。
隅逢冬少三馀雨,况置身无百虑关。岁熟役车容借客。
闲来岩寺可开颜。悬危既免逢饥虎,又得休公半偈还。
《冬斋积雨感怀》张掞 积雨冬已深,寒云晚犹密。空斋泬无人,何以遣愁寂。
轻风渡长林,落叶满苔石。因乖常宴友,自惊久游客。
僮子颇情亲,劝我加餐食。醪至不辞斟,柴扉掩初夕。
⑨《旅行》 孟郊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⑩《横吹曲辞·雨雪曲》翁绶 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
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7.冬雨的诗句 古诗
1、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吕温《冬夜即事》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高适《别董大》5、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古诗孟冬寒气至》6、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7、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吕温《冬夜即事》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10、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贾岛《冬夜送人》1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1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13、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14、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1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16、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清·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17、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18、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19、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刘驾《苦寒吟》20、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黄庚《雪》。
8.西湖雪景的诗句古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雷峰夕照
[元]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湖心亭
[清]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金门见柳
[元]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屏晚钟
[明]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港观鱼
[清]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