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描写花的诗句(关于春天的花的诗句)
1.关于春天的花的诗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 王安石《元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 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马上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玉楼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 陆游《豆叶黄》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2.有哪些写春天的花的诗句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觉来:醒来。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飘浮不定。
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写春天的古诗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春天的古诗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春天的古诗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描写春天的古诗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写春天的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描写春天的古诗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描写春天的古诗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你挑一个合适的。
3.关于春天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咏梅(王安石)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4.关于春天的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 若无清风吹,清气为谁发——唐李白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东坡 兰的故事:宋朝还有个很有名的画家郑思肖(1239—1316)画兰不画土,以抗议元夺宋土,“邑宰闻其精于画兰,不妄与人,贻以赋役取之。
怒曰:头可得,兰不可得。”郑思肖这种傲骨反倒震慑了对方,“宰奇而释之”。
这种作品与作者人格的一致确乎难能可贵。遗憾的是,这幅无土春兰画卷至今收藏在美国华盛顿Freer画廊,确确实实地根无所系了。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 有关兰:历朝历代的中国士大夫们最喜欢三种植物:松、竹、梅,称它们为“岁寒三友”。
松的四季常青、竹的正直有节、梅的傲霜斗雪,使这三种植物具有一种人格象征。但自《群芳清玩》问世后,作者认为“世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 游览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唐李白 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 秋兰兮尘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方菲菲兮袭予~~~~~~~~~~屈原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杨万里《兰花》 孔子曰: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 孔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古人说兰“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
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 忽有幽香寻不得,兰于石背一花开 为草当做兰,为木当做松。
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唐李白。
5.描写春天花的诗句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行即兴》
《春行即兴》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全篇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在景物描写中,渗染着诗人感伤,哀愁的心情。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四句诗就如四幅图画,描绘了春天野外盎然的生机,抒发了诗人对凄凄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的无穷游兴,同时蕴含着时世乱离景物依旧的沧桑感。其妙处在于字面上毫不涉及人事,但诗人却借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正因为此诗具有感物伤时、即小见大、意境含蓄的特点,所以为历代所传诵。
全文: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那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
这首诗与一些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句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都显示了荒凉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显示了凄凉冷落的特点。这末二句的“自”和“空”两个字的作用跟杜甫《蜀相》中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另外,“自”和“落”则可联系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感慨春光无限好,却物是人非,满眼苍凉景象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稀的情景而产生的感世伤怀之情。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view/651806.htm
6.写春天花开的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2、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译文: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整个园子里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
3、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宋代宋祁《落花》
译文: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5、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唐代白居易《春风》
译文: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6、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译文: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代武元衡《春兴》
译文: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9、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唐代罗邺《梅花》
译文:一簇簇梅花绽放压低枝头,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栽种,随处都可成活。
10、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唐代元稹《桃花》
译文: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7.有关春天的花的古诗.急
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