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藤索古诗句(关于藤蔓的诗句)
1.关于藤蔓的诗句
1、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释义: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2、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释义:碾米的碾涡深深可以装下骏马,藤蔓弯弯足以隐藏蛇虫。
3、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唐】卢照邻《初夏日幽庄》
释义:瀑布的水中让人清凉得和秋天的凉意一样,垂下的青藤蔓引来了夏天中的凉爽。
4、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
释义: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5、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唐】孟浩然《万山潭作》
释义:鱼儿在树阴下游来游去,猿猴挂在枝上嬉戏打闹。
6、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唐】杜甫《白帝》
释义: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
7、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唐】李商隐《北青萝》
释义: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8、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唐】韩偓《草书屏风》
释义: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1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释义: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2.诗名里带藤字的诗词有哪些
只有两首: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宋代李清照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唐代崔元翰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唐代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杂兔丝。
圣心对此应有感,隐迹如斯谁复知。
怀贤劳永叹,比物赋新诗。
聘丘园,访茅茨,为谢中林士,王道本无私。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title&value=%E8%97%A4
3.关于藤蔓的诗句
1、藤蔓曲藏蛇唐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2、藤蔓野人家唐苏颋 《经三泉路作》3、涧鼠喧藤蔓唐常衮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宅之作(以下六首,》4、柳条藤蔓系离情唐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5、涧鼠喧藤蔓唐卢纶 《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一作岑参诗,》6、藤蔓乱萦篱宋卢炳 《诉衷情·柴扉人寂草生畦》7、藤蔓覆梨张谷暗唐许浑 《怀旧居》8、藤蔓阴阴著雨香唐陆龟蒙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9、藤蔓参差惜不科唐无可 《题崔驸马林亭》10、藤蔓缚其肘宋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11、东邻已藤蔓元王冕 《今朝》12、洞门藤蔓锁烟霞宋苏辙 《和毛君州宅八咏 李八百洞》13、宛转若藤蔓宋陈宓 《安溪送泉粹》14、绕墙藤蔓实堪储宋陈藻 《经锄》。
4.诗名里带“藤”字的诗词有哪些
只有两首:《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宋代李清照《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唐代崔元翰《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宋代李清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唐代崔元翰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杂兔丝。圣心对此应有感,隐迹如斯谁复知。
怀贤劳永叹,比物赋新诗。聘丘园,访茅茨,为谢中林士,王道本无私。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title&value=%E8%97%A4。
5.有没有带藤字的诗句,和带德字的诗句
寄黄几复nbsp;nbsp;nbsp;nbsp;黄庭坚nbsp;nbsp;nbsp;nbsp;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孤雁儿nbsp;nbsp;nbsp;nbsp;李清照nbsp;nbsp;nbsp;nbsp;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nbsp;nbsp;nbsp;nbsp;曹邺nbsp;nbsp;nbsp;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长返。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
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
沿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翻愁此兴多,引得嵇康懒。
北青萝nbsp;nbsp;nbsp;nbsp;李商隐nbsp;nbsp;nbsp;nbsp;nbsp;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病起荆江亭即事nbsp;nbsp;nbsp;nbsp;黄庭坚nbsp;nbsp;nbsp;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硕鼠nbsp;nbsp;nbsp;nbsp;诗经nbsp;nbsp;nbsp;nbsp;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长歌行nbsp;nbsp;nbsp;nbsp;汉无名氏nbsp;nbsp;nbsp;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顺和nbsp;nbsp;nbsp;nbsp;贺知章nbsp;nbsp;nbsp;nbsp;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祗俨如在,泰折俟咸亨。雍和nbsp;nbsp;nbsp;nbsp;贺知章nbsp;nbsp;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太和nbsp;nbsp;nbsp;nbsp;贺知章nbsp;nbsp;nbsp;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6.关于藤的诗句
1-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
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南北朝:虞炎《玉阶怨》
-2-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唐代:李白《紫藤树》
-3-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唐代:白居易《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4-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唐代:许浑《紫藤》
-5-
昨夜新生黄雀儿,飞来直上紫藤枝。
摆头撼脑花园里,将谓春光总属伊。
——唐代:佚名《李德裕相公贬崖州》
-6-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唐代:李德裕《潭上紫藤》
-7-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
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唐代:李德裕《忆新藤》
-8-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唐代:白居易《紫藤》
-9-
竹宫琐窗云雾垂,紫藤花发何葳蕤。
仙家驻景出异供,横掩桃李无晶辉。
群蛟奋蛰力犹困,鳞鬣不耐凄风吹。
天孙夜掷紫霞被,满意下覆须春曦。
幽禽缩喙不敢啄,囚锁恐泄苍精机。
又如王恺紫丝障,夸雄斗侈光陆离。
倒冠落佩众宾醉,临风零乱千缨緌。
虬柯扶疏散苍翠,季伦击碎珊瑚枝。
青宫宾客今园绮,杖藜来扣仙人扉。
遥惊紫艳翻半空,造物乃尔争新奇。
——元代:王恽《紫藤花歌》
-10-
空濛山色晴还雨,缭绕溪流曲又斜。
短杖微吟过桥去,东风满路紫藤花。
——明代:张弼《偶题》
7.形容古藤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老,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落的一只乌鸦瑟缩着,在傍晚的静寂中,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这里的“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次句,在昏重得几乎叫人难以喘息的时候,忽现“小桥流水人家”。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显得那么安恬、温馨。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与这温恬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企盼的、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这里的“小”,并不是实写桥的大小,而是就视觉形象而言的“小”。“流水”只写水动而未闻水声,也是因水远之故。从构图上讲,“流水”又恰与“小桥”动静相对,动静相生,无声之动更显其静。“人家”一语,用得极妙,由于距离极远,又在黄昏中,房屋、人物分辨不清,只是炊烟袅绕才告诉天涯游客,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这一句全为远视所见,不仅写景上有了新的扩展,而且在心理上很细微地传达了羁旅天涯者对安居家乡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接着现出“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秋高草长的时日刚刚过去,按理马是不该“瘦”的,但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前面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