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引领作用的古诗句(形容蓄势待发的诗句有哪些)

1.形容“蓄势待发”的诗句有哪些

1、剑客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2、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3、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5、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形容凝聚力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宋代】

译句: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五首·其二》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我的雄心壮志并没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退,死了以后还可以作鬼中的强者,继续和敌人搏斗。

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5、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题邻居》

作者:于鹄 【唐代】

译句:

早晨一同穿着木屐去采药,夜晚读书又共同分享同一盏灯。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作者:曹植 【魏晋】

译句: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宋代】

译句: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唐代】

译句: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形容“蓄势待发”的诗句有哪些

1.《剑客 》 唐代: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2.《塞下曲·其六》 唐代: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3.《过许州》 清代:沈德潜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4.《早兴》 唐代: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5.《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蓄势待发 1.出处 《三国演义》,龙非池中之物,趁雷欲上九霄,蓄势待发……意思是有一段是刘备在刘表那,被蔡瑁陷害。蔡瑁写了一句诗: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然后跑到刘表那去告状说是刘备所写。 2.释义 指随时准备进攻。

原意是指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 3.示例 (1)福娃虎虎,帽子上有个东北虎,蓄势待发,有称王称霸的勇气,象征运动员虎虎有生气。

(2)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城墙防御和制高点进攻策略臻于完美,士兵 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呈蓄势待发之势。

表达引领作用的古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