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关于秋浦河的诗句(请问谁知道古代描写安徽石台县的诗词)

1.请问谁知道古代描写安徽石台县的诗词

李白《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 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 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 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 空悲远游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而风景名胜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

清溪源出石台县,象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泻入长江。李白游清溪写下了好多有关清溪的诗篇。

这首《清溪行》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2.李白在安徽新安江写的诗句是什么

李白——《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而风景名胜又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清溪源出石台县,象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泻入长江。李白游清溪写下了好多有关清溪的诗篇。这首《清溪行》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多少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

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向以水清著称。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新安江水无疑是清澈的,然而,和清溪相比又将如何呢?“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那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胡仔云:“《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沈云卿诗也。……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苕溪渔隐丛话》)

最后,诗人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离开混浊的帝京,来到这水清如镜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可是这对于我们这位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终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所以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悒郁的情绪。

3.求联:秋浦源头仙寓山秋浦:河名,位于安徽池州境内,诗仙李白曾多

因向往一条河而热爱起一座山。

这河叫秋浦河,这山叫仙寓山。 以前,几次途经石台,没有机会细看这条河;今年4月中旬,参加石台县的茶叶节,得以寻访这条著名的河,一直寻到它的发源地,认识了孕育它的仙寓山。

汽车沿着青山中的公路,伴着时隐时现的秋浦河,从石台县城出发,向东南行驶30多公里,到达与祁门县接壤的珂田乡时,我立刻被这里的水光山色吸引住了:秋浦河清澈见底,仙寓山高耸入云。 山下的源头村,就因秋浦河发源于此而得名。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到贵池,就听说老诗人蔡其矫到贵池,第一件事就是借辆自行车,沿着秋浦河一路看。是呵,李白曾五次来秋浦,他《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名句,不知倾倒过多少人;而贾岛、李商隐、孟浩然……也都接踵而至,难怪它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这次,我是和安庆一位画家由石台县政协同志陪同前来的。

乡里让分管旅游的年轻的副乡长带我们看秋浦河、仙寓山。 在河边上,我用双手捧起晶亮的河水,宛如捧着美玉、珍珠一般!拥有这么好水资源的珂田乡,正投资建造一座纯净水厂。

他们要让山外的人也能享受到秋浦河源头的珍贵的好水;河里的鱼儿,清晰可数,自在地游着。 我们沿一条引路,进入古徽道。

古徽道为安庆到徽州和江西上饶商旅必经之路,无论是交通贸易还是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今天,随着航空、铁路、公路的发达,它已被逐渐废弃了。

这是在崇山峻岭中用条石铺建的路,一段一段都是民间建的。沿途有供人吃饭、饮水的石亭;亭内贮存的米,用掉了,下次经过时带来补上就可以了,可见民风之淳朴。

石阶险陡处成75度,须攀援着上下,能够想见当年运送货物的艰难。 太平天国时,这里成为军事上的关隘。

太平军和曾国藩的湘军,在这里进行过殊死搏斗。曾国藩被太平军打败,差点儿自杀掉。

今天,站在关隘四顾,当年战争的风云仿佛还在我们眼前……而山岭间采茶姑娘的歌声把我们又引回现实中。 沿途树木种类繁多,有小叶冬青、青枫、盐肤木、山花椒、麻栗……丛林中,不时探出几枝颜色不同的杜鹃,给眼前的淡绿、浓绿染上云霓般的美丽。

这儿野茶树也特别多,长得又高又大,连成一片。采野茶比较费劲,野茶质量却特别好,富含各种矿物质,比人工栽培的更珍贵。

这里野生动物非常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就有云豹、金钱豹、黑麂、梅花鹿等,当地人在山上还经常可看到尾巴长长的公白鹇领着一群母白鹇在觅食的情景。正说话间,一只花斑松鼠从我们身旁树枝上窜过,扑棱棱一只山鸡飞起,更增添了古徽道的野趣。

石级的缝隙中,不时可见冒出的粗嫩竹笋。 这种竹笋可以任人扳去,因为它长的不是地方。

我们每人扳了几棵,我掂了掂,一棵足足有三四斤重!扳断处嫩得滴水。 农村现在富起来了。

除茶叶、山菜、山货的收益,还有外出务工的收入,再加上旅游业的开发,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村子里新盖的小楼白墙黑瓦,整齐美观。

采茶的大叔大嫂远远见到乡长,就喊起来了。乡长边走边和他们喊话,谈他们关心的生产、生活上的事儿。

人和人、人和山水都那么自然、和谐。走在古徽道上,宛如走在一幅画、一首诗中。

见同行的画家若有所思,我笑问:“是在构思一幅《古徽道图》吧?”他笑答:“早有人画过啦!”“那你在想什么?”他笑而未答。 不知不觉,我们已走完从海拔800多米到600多米间的一段古徽道。

年轻的副乡长笑道:“满载而归了吧?” “还用问么?除了能看见的我们手中的竹笋,更大的收获都已孕育在我们的心中啦!”我朝画家笑笑说。 。

4.秋浦河歌和悯农dear 2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

浦歌

作者: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红星乱紫烟】乱,错杂.红色火花在紫色的炉烟中飞溅.

【赧郎】赧,面红.为炉火照红的冶炼工人.

【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个】这样

【罝】捕捉鸟兽的网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同时借此揭露社会黑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5.李白写山的诗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以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天台晓望》

天如邻四明,华顶高白越。

云垂大鹏翻,波动飞鳌没。

李白乘船在九子山东面的秋浦河上,西望九峰,又写了一首五言诗赠友人: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李白写的关于秋浦河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