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山的古诗句(描写高山的诗句)
1.描写高山的诗句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
(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2.描写高山的诗句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高山有什么诗句
高山的诗句
1、莫作为闲事,高山似海深。宋太宗《缘识》
2、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唐·杜甫《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3、应化即非真,高山水底行。释印肃《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4、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梅尧臣《寄潘歙州伯恭》
5、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干。唐·常建《赠三侍御》
6、高山苟无松,不如低平阜。利登《杂兴》
7、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郑域《题灵惠》
8、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唐·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9、高山闲巍峨,流水声呜咽。唐·李咸用《览友生古风》
10、高山有佳趣,便欲作清游。赵崇森《隐逸》
11、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梅尧臣《望夫石》
12、大醉无人会,高山独自登。赵湘《登高》
13、高山兮景行,千秋兮难忘。马光祖《迎享送神》
14、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李处权《纪鹤》
15、高山森荦峃,流水净涟沦。清·乾隆《文征明山水》
16、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唐·李嘉祐《登秦岭》
17、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魏晋·陆机《赠顾交趾公真诗》
18、岁晚成归否,高山有白云。黎廷瑞《送族兄太初再游庐山》
19、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唐·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
20、不里余谁和,高山尔自弹。宋无《答马怀秀兄弟见访》
4.关于高山的古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赞美高山的诗句
黄山杂诗
年代:【清】 作者:【孙洤】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态千容到始知。
高以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成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总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狂壑晴岚图
巍巍青山真如削,
登山心似火。
山外有高山,
天外有天,
劝君莫忘却。
常念此身已许国,
何曾失本色?
人间有正气,
扬善除恶,
风雨又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