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向的诗句及赏析(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及赏析一定要有点评)
1.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及赏析(一定要有点评)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林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安得直梯悬碧落,共操长慧扫妖氛。
—王令 吞舟之鱼,不游支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列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顾炎武 居天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至不广。
—孔子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杜荀鹤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陈恭尹 愿为天下明,一使夜景情。—孟郊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刘希夷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起开。
—黄巢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宗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男儿坠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
—陆游 志立则学思而从之,故才日益而从明日盛,或有富有;志之笃,则其从其职,以不倦而日新。—王夫之 无好学之至,则虽圣人复出,亦无益也。
—二程(程颢、程颐) 蚯蚓霸一穴,神龙行九天。—方孝孺 纵使三灵改,无移百炼钢。
—吴骐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复嘉精专。—刘过 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
—查慎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刘过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陶渊明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孟浩然 纵横计不成,慷慨志犹存。—魏征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包拯 誓麾白羽,一扫天下翳。—顾炎武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王溥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李白 谁怜龟鹤千年语,空负鹏程万里心。
—文天祥 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陆游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司马光 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骐骥筋力称,意在万里外。
—李白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渊明 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
—陆游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李白 犹喜眼中多壮观,时看云海化鲲鹏。
—陆游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 生平只负云山梦,一步能空天下山。
—徐霞客 不安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与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 黄鹄一举摩苍天,谁念樊笼束修翼?—元好问 丈夫意志薄青云。—冯梦龙 壮心无复在千里,老气尚能横九州。
—陆游 此生有尽志不移。—陆游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李白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高明 不患妨功,惟恐夺志。—朱熹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熏人,不醪而醉。
—王夫之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李白 老天生才既有需,岂向尘埃长碌碌。
—薛瑄 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欧阳修 非才无以济志,非志无以辅其志。
—朱熹 事经错误方知悔,志为功名苦始捐。—蒲松龄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李白 身可危,而志不可夺也。—《论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人无志,非人也。—嵇康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秋瑾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孟子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之手中耶?—马援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丈夫皆有志,会是立功勋。—杨炯 面歧路者有行速之忧,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
—傅玄 夫志,气之帅也。—《论语》 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吕氏春秋》 头虽长低气不屈。—苏轼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陆游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辛弃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虎气食牛。—陆游 持其气,无暴其志。
—《孟子》 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儿何为。—苏辙 心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 至也。—王安石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箸立处。
—朱熹 学者须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君子之志,所虑者岂止一身,直虑及天下千万世。
小人之虑,一朝之虑。不遑其身。
—程颐 志不立,天下无可立之事。岁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2.关于古人谈理想、志向的诗篇
《观沧海》这首诗借景抒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回答者:流星あ雨 - 秀才 二级 1-9 19:02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中心思想: 这首诗借景抒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回答者:shendahai - 高级经理 六级 1-9 19:02 表达了作者曹操的宏伟志向。
回答者:474004032 - 试用期 一级 1-9 19:02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这是很精当的。 回答者:斑斑1023 - 魔法学徒 一级 1-9 19:03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回答者:king_4454 - 兵卒 一级 1-9 19:04 《观沧海》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折射出曹操非凡的胸襟气度,诗中亦透露出些悲凉感慨之意,耐人寻味,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首诗表象句句写景,实际句句抒情。
境由心生,同样的景物入各人眼,经思考提炼成文字又是各个不同了。诗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很好的体现了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也应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景和我们作文写景状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细品、学习和借鉴。
将军本色是诗人。曹操兼具文才武略,不愧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译: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注释: 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 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
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③ 夜阑(lán):夜深。 ④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赏析: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
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1。
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2。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3。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4?。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未解:尚不懂得。
3.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4.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
诗的构思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
题为《月夜》,。
3.古诗文中有雄心壮志、远大抱负的诗句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说:我要博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也就是说,他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雄心壮志的积极思想。
2、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5、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龟虽寿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