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了婉曲的古诗句(有什么运用了婉曲修辞的古诗句呢,最好是高中学过的)
1.有什么运用了婉曲修辞的古诗句呢,最好是高中学过的
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称为“婉曲”。婉曲又可分为曲折、微辞、吞吐、含蓄四类。
1.曲折
部队转进某地。(作战失败,讳言撤退)
人地不宜。(公文书里罢黜官员)
再看两首古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李商隐《夜雨寄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这两首诗都是运用侧笔,设想将来重逢,回味今日的分离。仅系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景象,则自己的思念之情就不言可喻了。这种悬想示现的笔法就是隐,用曲折的修辞法,表达迫切的思念之情。
2.微辞
将不愿直陈的话,避开正面,用侧面来表达,从隐微婉曲的文辞中,透露讽刺不满的意味。
柳原笑道: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苏也怡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柳原笑道:你打算替我守节么? (张爱玲《倾城之恋》)
流苏讥刺柳原用情不专,却不直言,说“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颇富机锋妙趣。
3.吞吐
不以直率的语言词句来表达辞意,只在将说未说之时,强自压抑,用吞多吐少的语句,欲放还收的修辞技法。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上半阙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从室内的萧条,独处的无聊,到无心理锦被,慵懒妆扮梳头都只因离怀别苦。“欲说还休”则将无限的离情别恨都强自压抑下来,按下不表,这是典型的吞吐。“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既非病久,又非悲秋,那又是什么?当然是前述的“离怀别苦”。不说明是为别后的相思而红销翠减(消瘦),却拐弯抹角的说不关“病酒”、“悲秋”,正是刘勰所谓“情在辞外曰隐”的最佳写照。
4.含蓄
以避开正面,不露机锋的词句,从侧面道出,但又不道尽,使情余言外,让读者自行玩味领悟。云母屏深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这首《嫦娥》在千古以来咏嫦娥的作品中,堪称独占鳌头之作。一则是体贴入微,将嫦娥的寂寞凄凉充分表露无遗,一则是婉曲含蓄,蕴藉无穷,将天才的孤寂,婉约含蓄表达得淋漓尽致。不仅将作者与嫦娥同具“高处不胜寒”的感受与冥思充分的藉诗情表现出来,更将千古以来才子佳人的心声,引发了共鸣,诚可谓“婉曲”里“含蓄”的最佳表征。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王昌龄《春宫曲》)
此诗言平阳公主以妙歌曼舞得宠,其实在轻歌曼舞中,怎知帘外春寒料峭?只因为皇上恩宠体贴入微,即使春宴未寒亦恐露湿罗衾,故嘘寒问暖之余赐予锦袍。而失宠于上者,慕此殊遇,更显得落寞,秋怨愈深。整首诗在字面上只写平阳公主得宠之情况,而真正要表达的失宠的哀伤,则只字未提,却不忧而忧,不怨而怨,宛然可思。如此侧写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弦外之音,含意深曲,蕴藉有余等等。
2.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一、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诗句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诗句很多,如下
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是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
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作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此诗之寒梅傲然绽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卓尔不群,遗世独立的忠贞节操。
4. 瀑布联句
唐代: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译文:
溪流不辞辛苦,穿过千岩万壑来到山崖前,从远处看去,可以发现这溪流的源头在很高出;
但是小小的山沟怎么可能留的住他呢,他最终会流入大海化成汹涌的波涛。
5. 古剑篇 / 宝剑篇
唐代: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到昆吾的宝石被炼成宝剑,通红的炉火,剑锋上射出紫色的光焰?
良工巧匠们不知经过多少年的锻造冶炼,才铸出这把无双的宝剑名曰龙泉。
剑工自己也得意非凡地惊叹,锃亮得如雪如霜寒芒四闪。
像琉璃玉匣里吐出一朵白莲,剑柄上的金环是日月的光辉镀染。
此剑出世,正逢天下没有战争,好庆幸被君子佩带防身。
耀眼的剑芒像青蛇游动,鞘上的花纹如浮起绿色的龟鳞。
不只是游侠们见了十分珍爱,英难豪杰亦曾格外钟情。
为什么要一个劲儿地说它曾中途遭到抛弃,飘零沦落在荒凉的古狱旁边呢?
虽然被泥土掩埋不能发挥作用,但其赫赫剑气形成的不凡光焰仍然夜夜照亮了夜空。
3.运用抑扬手法的古诗词
古典诗词中的“抑扬”手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作品,一般不会引人入胜。相反,顿挫抑扬,往往金声而玉振;曲径通幽,每每引人寻踪而探胜;欲擒故纵,才见诗意文情和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本写“怨”,而一二句却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突出少妇天真无忧不知愁,后两句笔峰陡然一沉,感情“抑”了下来——“忽见陌头杨柳色”,刹那间,陌头柳色牵动了少妇的春心,勾起了她无限的眷恋和苦闷:“悔教夫婿觅封侯”。触景生恨,更深一层地写出少妇内心痛切的离愁别恨。前之景愈乐,后之情愈悲;前之兴愈浓,后之怨愈深。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宋)辛弃疾《破阵子》
这首词写人生的荣辱成败之感,主要情思仍在抒壮志难酬、恢复大业未成的哀伤。全篇上下段共十句,前九句都是写杀敌报国、恢复山河、建立功名的惊人壮业的,这是扬;仅末尾,“可怜白发生”一句点题,这是抑,透过这一句,表明前九句所写的都只是虚幻的梦想,末尾一句压倒了前面九句,具有十分感人的力量
4.运用叠字的诗句
您好。
“叠”造句。
1 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是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
2 同时又通过运用叠字、叠句、排句来创造出谐婉流转的音乐美。
3 叠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语言,是典型的艺术语言。叠字往往集中体现作者的个性,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审美价格。敦煌词的叠字具有清旷的审美特点。
4 她的词善用叠字和口语,创造了婉曲微妙、新鲜而又隽永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思妇词也有别于其它思妇之作,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5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分离交叠字线的表格框线去除算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的表格识别系统中。
6 本文试图从叠字这一修辞学角度来探讨诗文中炼字与炼意的辩证关系,兼及叠字手法的形式。
7 叠字是由形、音、义均相同的汉字重叠使用构成的,有广义、狭义之分。
8 叠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段之一,其主要修辞功能是抒情、叙事、状物、摹声.
9 她的词善用叠字和口语,创造了婉曲微妙、新鲜而又隽永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10 原来这联不仅将重言叠字,回环顶真,拆字象形据为一体,而且意境高雅,环环相扣,加之前两字为地名,后一风字繁体乃是凡鸟二字象形,所以难度极大。
11 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12 叠字,叠句,叠韵,有一部分词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
13 老人在这里连着用了三个叠字,厌憎之情,溢于言表。
14 嵌名叠字,妙语双关,浑然自成,堪称佳作。
15 应试诗赋与非应试诗赋的比较特征主要表现在限韵和多用叠字上。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5.运用抑扬手法的古诗词有哪些
1、《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破阵子》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玉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有哪些描写花的诗句中运用了骈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古风
唐·李白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早梅 柳宗元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