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诗句古诗三级(三年级写景的诗句大全)
1.三年级写景的诗句大全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2.三年级写景古诗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补充: 四年级上学期古诗:<>、<>、<>、<>。
四年级下学期古诗:<>、<>、<>、<>、<>、<>。
3.写景色的古诗三年级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4、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5、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曹植《怨歌行》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7、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李白《忆山东二首》8、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刘方平《秋夜泛舟》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10、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苏轼《西江月》1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四首》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14、三杯桃李春风酒,一榻菰蒲夜雨船。——倪瓒《怀归》15、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16、梦破江亭山驿外,诗成灯影雨声中。——陆游《怀旧》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18、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夜雨寒。——许浑《村舍》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20、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21、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2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2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24、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25、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杜甫《漫成一首》。
4.三年级写景古诗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补充:
四年级上学期古诗:、、、。四年级下学期古诗:、、、、、。
5.三年级,秋天景色的三首古诗有那几首
三年级描写秋天的诗句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 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4.《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