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澄的评价诗句(为什么古人对春花江月夜评价这么高)
1.为什么古人对春花江月夜评价这么高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
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
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
2.求王唯的所有诗词,.(尤其是山水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朱大入秦 避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挢蛿去三点水加草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和贾舍人早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新晴野(一作晚)望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
3.求贺双卿《惜黄花慢·孤雁》注释+翻译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
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
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注释:遥天:犹长空。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三二:“遥天耀四海,倏忽潜蒙汜。”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重峦俯渭水 ,碧嶂插遥天。”
暮霞:是指晚霞的意思, 江淹《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散绮:是指展开美丽的绸缎。比喻绚丽的云霞。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馀霞散成绮,澄江浄如练。” 姚燧 《江梅引·谢王子勉提刑送江梅》词:“暮霞散绮楚天外,几片轻飞。”
肃霜: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鸥鹭:这里的鸥鹭并不是指单独的某种鸟,而是对鸥鸟,鹭鸟的统称。如海鸥,白鹭之类。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刘希夷《巫山怀古》诗:“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晏几道《鹧鸪天》词:“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白居易《长恨歌》:“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婵娟:美女、美人。
这里指词人自己。方干《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此词写的是孤雁,上阕开端便营造出一种哀愁的境界。
天空是如此遥远,而晚霞如散落的罗绮,那色彩虽然鲜艳,却被剪得零零落落,不成模样。双卿笔下的晚霞,总是非常独特,带着唯美忧伤的气质。
双卿《武宁溪韵赋七言古诗七首》其一中,有“细切霞膏咽冰噫”之句,想象奇特,要用切碎的红霞调作胭脂;而她在《步宁溪前韵应三人题为七言古诗三首》其一中,有“隙送残晖印孤臆”之句,夕阳的余辉是从零云的缝隙之中洒落下来。在双卿笔下,暮霞虽美,却总是破碎零落,让人不堪直面。
正如上述,此词起首便用晚霞营造了一种视觉的凄美,而随即带给人的,则是听觉的错落。我们听到的是失群孤雁的哀鸣,那声音似乎直接穿透贺双卿的心灵,感觉是如此之近,如此之令人怦然心动,然而抬头寻觅,那身影却是如此之远,并且还在一直远去着……孤雁啊,你到底要何去何从呢?贺双卿不由为它担心,也为自己担心。
自己尚在病中,还得操劳田间,傍晚归家,没有温暖的期盼,只有栖栖惶惶的感觉。而孤雁也是一样,究竟能去向何方?已是晚秋,霜降芦苇,水边是如此清冷。
更不能指望水鸥、鹭鸶的怜惜同情,你还是悄然独睡罢了。而凤凰尽管高贵美好,又怎么可能成为你的伴侣呢?就如自己,缺少丈夫的怜惜;虽然有才子们的惺惺相惜,但他们可能成为真正的伴侣吗?词的上阕,见出贺双卿多少自怜自艾,犹豫徘徊的情绪。
而下阕,贺双卿似乎重新打定主意,不再惆怅感叹,自寻烦恼。她断然地劝孤雁不要再哀鸣了,还是沉默无言为好。
找到一沙半水,聊度此生罢了,这样倒还能求个自保。否则的话,眼下稻粱刚刚收毕,到处空空荡荡,无处藏身,而猎捕你的网罟也早已撒开。
知道你在寒烟之中,到处惊魂。知道你一定如我一般,心中有无限忧愁。
但是,我劝你还是别再如此凄苦缠绵,不然,我怕你黑夜还未降临,就因飞得太累,而误落在最危险的平田之上。其实,我自己也是一样,有一个简陋的家栖居即可,为何还要烦恼忧愁,多思多想呢?双卿曾和邻妇有一段对话,道尽了她对人生和婚姻的看法。
双卿说:“人皆以妾为薄命者,徒以妾才貌耳,彼无才貌者,未尝不欲得佳婿,宁独双卿乎?才貌者,天之所以戕双卿也,乃自戕以快天意,愚矣!”双卿甚至感叹说:“天乎!愿双卿一身代天下绝世佳人受无量苦,千秋万世后为佳人者无如我双卿也!”可见双卿内心的最深处,还是有着美好的期盼,她也曾梦想一个与自己般配的才士,然而现实如此残酷,她只能把一切归为命运,归为天意。所以索性断绝一切念头,聊度此生。
而她的内心,又偏偏不能如外表般平静,所以总是触景伤情,总是泛起波澜。几抹晚霞、几声雁过的啼鸣,几处寒烟,都会引起她的一番波动, 她要努力说服自己,才能复归平静。
而这种平静,内里却是如此挣扎与绝望,往往更让读者黯然伤神。所以,陈廷焯在《词则·别调集》中,说贺双卿此词“鹃血猿声,令人肠断”。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上阕景语起,并且这个景异常美丽,遥望去,一片蓝天,黄昏的晚霞铺散开来像织锦的彩色丝绸一样。
晚霞那鲜红的颜色,就好像是把鲜红色的绮罗剪碎成一条条一片片的。想象甚奇。
特别是“碎剪红鲜”神来之笔。道前人所未道。
这么美的背景,看到的却是“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词人用外界的鲜艳色彩与她内心的伤心欲绝正好构成反衬。相似的手法比如杜甫《秋兴八首》第一首:“玉露凋伤枫树林”。
杜甫用白得耀眼的露珠和鲜艳的枫树林起兴。
4.关于写秋的诗和评论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赏析:
《秋天》是何其芳早年创作的一首诗,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高深厚重;也不像他以前拘守个人的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深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了普遍的农家活动。有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及上一节的“露”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鱼,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吧。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喧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后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他自己在《夏夜》中所说的那样:“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情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一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一江秋水,
D
试题分析:第一个空要与空后面的“几弯村落”一致,所以应选A或D,第二个空要注意体会“迎面”“劈面”两词的区别,“劈面”相比“迎面”所表示的程度更强烈,与前面的“只须”相照应。
点评:选词填空也是语感考查的形式之一。做题时,除了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外,还要注意词语间的搭配。这样,注意所选词语与主语、谓语、宾语、修饰语等的搭配要恰当。做题时,还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将最有把握的空先确定下来,再将其它空斟酌着落实。
6.描写鹤的诗句
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7.关于闪电的诗句
1、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杂言诗》
2、一啸震天河汉惊,春雷滚过远山鸣。——《雷阵雨》
3、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长歌行》
4、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竞渡曲》
5、夏租方减食,秋日更闻雷。——《大驾西幸秋日闻雷》
6、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四首》
7、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蝶恋花·百尺朱楼临》
8、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庐山瀑布》
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10、君不见,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雷》
11、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12、雁入长天,羌管罢、陇云愁共解鞍临水,雷惊电散,雪溅霜浮。——《木兰花慢》
13、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14、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15、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1、投翣倚床,其音如雷。——《蚊对》
2、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雷》
3、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雷》
4、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沁园春》
5、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闻雷》
6、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满庭芳》
7、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闻春雷》
8、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塞下曲》
9、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怨歌行》
10、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春雨早雷》
11、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登单于台》
12、雷声却擘九地出,殷殷似挟春俱来。——《雷》
13、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游泰山六首》
14、轻雷淡雨,似晚风、欺得单衣。——《新荷叶》
15、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雷公》
1、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九歌·山鬼》
2、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午日观竞渡》
3、触处笙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声声慢》
4、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中夜闻大雷雨》
5、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6、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远别离》
7、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五月十九日大雨》
8、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沁园春·梦孚若》
9、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满江红·汉水东流》
10、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
11、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12、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3、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14、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15、惊雷奋兮震万里,威凌宇宙兮动四海,六合不维兮谁能理?——《惊雷歌》
16、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新雷》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8、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9、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瀑布》
20、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忆江上吴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