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学的古诗句(关于治学的古诗)
1.关于治学的古诗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杜工部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2.有关治学的古文名句
王静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此第三境也。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关于 治学3句诗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王国维 ---
天花乱坠
口齿伶俐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拙口钝腮
搬唇弄舌
辩口利辞
出口成章
大辩不言
斗唇合舌
以辞取人
滔滔不绝
津津乐道
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
能言善辩
口齿伶俐
舌灿莲花
娓娓动听
引人入胜
对答如流
能说惯道
妙语连珠
谈笑风生
4.有关治学的古文名句
王静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此第三境也。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5.古诗文中有哪些治学的语句
1、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劝学诗
【作者】颜真卿 【朝代】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
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4、白鹿洞二首·其一
【作者】王贞白 【朝代】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5、劝学
【作者】孟郊 【朝代】唐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