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及其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这七首古诗的意思及意思是什么)
1.这七首古诗的意思及意思是什么
一: 这泰山有何等威仪?从齐地到鲁地青翠连绵,一望无际。
大自然将天地间的神奇秀丽都赋予了你,山峰接天遮日。但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我胸中也为之荡漾。
极目尽望,有一天我一定要登上这高绝的峰巅,把你脚下的群山尽收眼底。 是杜甫登泰山绘景抒情的华章,全诗气势雄伟壮阔,用词绝妙精当,结句有哲理,抒写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
二: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三: 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
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吆喝得是多么的愤怒,老妇啼哭得是多么的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在最近的战争中刚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的人永远逝去了。家中再也没有男人了,只剩下个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还在,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里走。
赶紧去河阳服役,还能够做早饭呢!” 深夜说话的声音已经消失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老翁告别。
这首五言古诗篇幅不长,一共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而内容十分丰富。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
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
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四:<归园田居>共5首,你要哪首? 五: 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 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像蓬草飘出汉塞, 像飞燕飞入胡天。 大沙漠里飞烟直上, 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逢候骑, 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六: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去游玩。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
并且容量丰富:诗人选取日、月、江、天,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这样瑰丽大气的意象,显得大气磅礴,风格雄健有力;而描写又逼真如画,意境高远,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故此诗成为李白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著名的诗篇之一。
七: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 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
2.古诗词和古诗句是一个意思吧
“古诗词”和“古诗句”不是一个意思。
“古诗词”包含有诗和词。而“古诗句”指的是古诗的句子。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3.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示儿(告诫/告诉自己的儿子):死去本知道万事都落空,人世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只是悲伤看不到“九州”(祖国)统一。诗人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
夏日绝句:到如今都在思念项羽,不肯渡江到江东。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人感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4.古诗结句是什么意思
你问的是“绝句”吧?
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主要指律诗,每首诗八句,有五个字一句的叫五律,有七个字一句的叫七律。五律和七律各自都有四种格式。假如将律诗的格律一分为二,前半截和后半截单独做格律,可以写成四句一首的诗,这种诗就叫“绝句”,据说是由“截句”读成绝句的。
举一个例子,左边是一种五律的格律,右边是杜甫的诗:
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感时花溅泪
仄仄仄平平||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仄||烽火连三月
平平仄仄平||家书抵万金
平平平仄仄||白头搔更短
仄仄仄平平||浑欲不胜簪
我们把前四句格律“截下来”,另外写诗,就变成了绝句:
仄仄平平仄||白日依山尽
平平仄仄平||黄河入海流
平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
仄仄仄平平||更上一层楼
后半截也一样,不详细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