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关于扬州的诗句带翻译(杜牧描写扬州的诗)
1.杜牧描写扬州的诗
扬州,从当年隋炀帝为观2113赏琼花而修了那条大运5261河开始,就成了4102“烟花繁盛地,温柔富贵乡”的纸1653醉金迷场,就成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锦绣繁盛地。骚人墨客为扬州写就了无数的名诗佳赋。如果把扬州和诗词联系在一起,那就不能不说杜牧。
在扬州,33岁的杜牧结识了13岁的如花美眷。这是一个一如扬州美景的女孩儿,洗尽铅华,清丽自然,不施粉黛便可倾城倾国。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我们无从知道女孩的姓名及结局,但她是一个幸运的人,在她如花的季节里,在她平凡的人生中,旷古奇才杜牧曾为她倾倒,为她流泪。
《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走了,离开扬州。纵然依依不舍,蜡烛都为之流泪一夜,他还是走了。他是杜牧,不是柳永。他不能“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他不能“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他有济世救国之志。
但是杜牧没有忘记扬州,没有忘记那个多情的扬州春夜,没有忘记那个多情的扬州女孩。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读了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仿佛就是在草木葱茏、月光如水的扬州秋夜,一位手持碧玉香箫的女孩儿,正在情深意切地吟唱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的景,扬州的人,已经刻在了他的心上。
宋代词人姜夔爱极了这首诗,在他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这样偷意:“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写得清雅空灵,但是相较于杜牧,“终落第二手”,王国维的评价精准到位。
匆匆时年,转瞬即逝,宦海沉浮,几多寥落。
再回扬州,没有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狂放,也没有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豪情,有的只是伤感和落寞。
早已历尽沧桑,归来不再少年。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虽然依旧潇洒,到底落魄了。一个“赢得”隐含着几多心酸,几多无奈。耗尽毕生所追求的,终没有实现。纵然他有子建的才华,贾谊的雄辩,先祖杜预的英气·。
人生的寂寞也只有诉诸于扬州的舞榭歌台,风花雪月了。
写扬州不乏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警句。但是,能把扬州写得如此婉转别致、幻化出尘的,千百年来,唯有杜牧,这其中也包括写下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仙太白。
2.杜牧赞扬州的诗
1、《题扬州禅智寺》——唐代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译文:雨过后一只蝉在聒噪,松桂飘萧气候已交秋。青苔长满台阶,白鸟故意迟留。暮霭已生深树,斜阳渐下小楼。谁知这条寂静的竹西路,通向那歌吹繁华的扬州。
2、《寄扬州韩绰判官》——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草木已经枯败。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3、《赠别二首》——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4、《润州二首·其二》——唐代杜牧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译文: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5、《遣怀》——唐代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失意潦倒,携酒漂泊江湖,沉湎于楚灵王喜好的细腰女子和赵飞燕的轻盈舞姿。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醒悟回头,却在青楼女子这中落得一个薄情的名声。
3.有关扬州的诗句,带有扬州两字的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遣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送李穆归淮南 刘长卿
扬州春草新年绿,未去先愁去不归。
淮水问君来早晚,老人偏畏过芳菲。
留辞 刘长卿
南楚迢迢通汉口,西江淼淼去扬州。
春风已遣归心促,纵复芳菲不可留。
/search.asp?TT=扬州&RR=&page=6
这里有很多
4.有关扬州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意思是: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出自徐凝的《忆扬州》,意思是:天下的明月有三分,那可喜可爱的月色却被扬州占去了二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意思是: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5.求有关扬州的诗句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怀
【内容】: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题扬州禅智寺
【内容】: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赠别二首
【内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扬州慢
【内容】: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有关扬州的诗句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闷十二首 〔唐〕杜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邗 沟 [宋]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过扬州 [清]龚自珍 春灯如雪浸阑舟,不载江南半点愁。
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唐]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平山堂观雨 [宋] 释道潜 午枕藜床梦忽惊,柳边雷送雨如倾。蜀冈西望芜城路,银竹森森十里横。
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 [唐]白居易 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
纵游淮南 [唐]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赠别二首 [唐] 杜牧 (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 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还自广陵 [唐]秦观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宿扬州 [唐]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亱橘灯火连星汉,水郭帆墙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过广陵驿 [元] 萨都拉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波,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扬州春词 [唐]姚谷 广陵寒食天,无雾又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闲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