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急无君子的意思 事急无君子的读音和出处
- 事
- 急
- 无
- 君
- 子
- 成语名称:
- 事急无君子
- 成语拼音:
- [shì jí wú jūn zǐ]
- 成语解释:
-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 成语出处:
- 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 成语例句:
- 〖示例〗叔宝跟进城门,事急无君子,当街跪下禀道:‘小的是山东济南府解户,伺候老爷领回批。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结构类型:
- 紧缩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事急無君子
- 英文翻译:
- No gentleman in a hurry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事急无君子”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五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紧急关头 顾不得 规矩 礼貌
- 更多含义:
- “事急无君子”强调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因压力或紧迫感暂时抛开礼节或原则,突出人在特殊情境下的失态或妥协,类似成语如“急不暇择”也侧重紧迫性下的仓促选择,但更偏向决策的无奈性,而“狗急跳墙”则强调被逼至绝境时不顾一切的极端行为,带有更强烈的负面色彩,“不择手段”虽同样指为达目的舍弃规范,但更强调主动选择而非被动反应,相比之下,“事急无君子”更聚焦于道德或礼仪的暂时性退让,而非彻底突破底线,此外,“临渴掘井”侧重事到临头才行动,与“事急无君子”的情境紧迫性存在关联,但前者强调准备不足,后者强调行为失范,这些词语虽共享“紧急”内核,但细微差异体现在动机、行为性质及结果评价上。
“事急无君子”的单字解释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急】:1.急躁;着急:急性子。急着赶路。2.使着急:眼看要开演了,小王还不来,真急人。3.匆促;迅速。与“缓”相对:急促。水流很急。4.迫切;情况严重:急事。情况紧急。5.紧急严重的事情:救急。当务之急。6.热心做;热心帮助: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事急无君子”的相关成语
事急无君子
无父无君
博物君子
大人君子
大雅君子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人以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君子不夺人之好
君子不究既往
君子不器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固穷
君子好逑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君子协定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
“事急无君子”的关联成语
事字的成语
急字的成语
无字的成语
君字的成语
子字的成语
事开头的成语
急开头的成语
无开头的成语
君开头的成语
子开头的成语
shi的成语
ji的成语
wu的成语
jun的成语
zi的成语
sjwjz的成语
* 事急无君子的意思 事急无君子的成语解释 事急无君子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