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云致雨的意思 兴云致雨的读音和出处

  • xīng
  • yún
  • zhì
成语名称:
兴云致雨
成语拼音:
[xīng yún zhì yǔ]
成语解释:
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成语出处:
唐·皇甫氏《原化记·陆生》:“道成者能兴云致雨,坐在立亡。”
成语例句: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不拘官吏军民人等,如有能兴云致雨,本县不惜重礼酬谢。”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興雲致雨
英文翻译: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tun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兴云致雨”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雨的成语 X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云彩 神话 传说 神龙 能力 借喻 乐曲 诗文 声势 雄壮 不同凡响
更多含义:
“兴云致雨”指通过神力或人力引发云雨,象征促成大事或解决难题的能力,侧重主动促成与掌控力,如神话中龙王行雨或领导者决策,其他类似词语各有侧重。“呼风唤雨”强调对自然或局势的操控力,多含贬义,如权术操纵,而“兴云致雨”更显中性或积极。“推波助澜”指加剧事态发展,常带负面色彩,如煽动矛盾,与“兴云致雨”的主动性不同。“因势利导”侧重顺应趋势引导,而非直接促成,如借势而为,与“兴云致雨”的创造性与主导性有别。“风云际会”强调时机与环境作用,如英雄遇良机,更重被动性。“润物无声”指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育感化,方式更柔和,与“兴云致雨”的显性干预形成对比。

“兴云致雨”的单字解释

】:[xīng]1.兴盛;流行:复兴。新兴。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兴办。兴工。兴利除弊。百废俱兴。4.起;起来:晨兴(早晨起来)。夙兴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兴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兴来,也兴不来。7.姓。[xìng]兴致;兴趣:豪兴。助兴。败兴。雅兴。游兴。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致函。致电。致欢迎词。向大会致热烈的祝贺。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将地址写错。6.姓。7.情趣:兴致。景致。别致。有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细致。精致。工致。
】:[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兴云致雨”的近义词

“兴云致雨”的相关成语

“兴云致雨”的关联成语

“兴云致雨”造句

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

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又能兴云致雨,为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

巫贤大感惊叹,不同的门派,用的法术就是不一样,比如道门中人多用兴云致雨之术灭火,而巨子门的叶知秋用的仍是他们一门最擅长的厌胜术和五行术。

龙是神话中,一种善变化、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能兴云致雨

* 兴云致雨的意思 兴云致雨的成语解释 兴云致雨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