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观的意思 壁上观的读音和出处
- 壁
- 上
- 观
- 成语名称:
- 壁上观
- 成语拼音:
- [bì shàng guāng]
- 成语解释:
- 壁:营垒。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成语例句:
- 我只好作壁上观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定语;指人袖手旁观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壁上觀
- 英文翻译:
- On the wall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壁上观”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三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营垒 比喻 坐观 胜负 帮助 一方
- 更多含义:
- “壁上观”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特指在冲突中置身事外、袖手旁观的消极态度,强调不介入的立场,与“坐山观虎斗”不同,后者侧重等待双方两败俱伤后获利,带有策略性,如《史记·张仪列传》中陈轸劝秦惠王旁观楚齐相争,“隔岸观火”则强调对他人困境的冷漠旁观,常隐含幸灾乐祸的情绪,如《三十六计》中以静待变的计谋,“袖手旁观”更直接描述不插手帮助的行为,多用于批评冷漠态度,如韩愈《祭柳子厚文》中“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冷眼旁观”突出冷静疏离的观察,情感色彩较中性,而“事不关己”强调因与自身无关而不参与,主观上认为无需负责,相比之下,“壁上观”更侧重被动观察的位置,常与“作壁上观”混用,但后者更突出“壁上”这一具体场景,如古代战场中在高处观战的行为。
“壁上观”的单字解释
【壁】:1.墙:壁报。壁灯。家徒四壁。铜墙铁壁。2.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井壁。锅炉壁。细胞壁。3.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绝壁。峭壁。4.壁垒:坚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壁上观”的反义词
“壁上观”的近义词
“壁上观”的相关成语
“壁上观”的关联成语
“壁上观”造句
不要在那里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教师仍然不能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的组织者。
我们作壁上观,不参与此事。
对于这股签赌歪风,如果政府还续作壁上观的话,必然会造成积重难返的后果。
若作壁上观,则难以进入作者的规定情景。
对于歪风邪气,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对于你们的争论,我们都插不上嘴,只能作壁上观。
吾且为诸君尝之。诸君但作壁上观。酒以待吾归!
* 壁上观的意思 壁上观的成语解释 壁上观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